水是植物体的重要组成部分,是植物传输养分,进行生理活动和生化反应的必要条件,花卉更是如此。受原产地的雨量等气候因素影响,花卉种类不同,需水量有极大差别,并在形态和生理机制上形成了各自的特点。根据花卉对水分的不同需求,我们通常将其分为水生花卉、湿生花卉、中生花卉、半旱生花卉和旱生花卉五种类型。
(1)水生花卉
所谓的水生花卉是指生长在水中的花卉。如荷花、睡莲、王莲、菖蒲、水竹、水葫芦等,这类植物在水面上的叶片较大,在水中的叶片较小,根系不发达。此类花卉一旦失水,叶片会立刻变得枯黄,花蕾萎蔫。如果不及时浇水,很快就会死亡。
(2)湿生花卉
所谓的湿生花卉多产于热带雨林或山间溪边,这类花卉适宜在土壤潮湿或空气湿度较大的环境中生长。这类花卉有水仙、龟背竹、兰花、马蹄莲、鸭舌草、万年青、虎耳草等。叶大而薄、柔嫩多汁,根系浅且分枝较少。如果生长环境干燥、湿度小,会变得植株矮小、花色暗淡,严重的甚至死亡。对这类花,要勤浇水,保持土壤的湿润状态。
(3)中生花卉
绝大多数的花卉都属于中生花卉,这种类型的花卉对湿度有较严格的要求。过干或过湿条件都不适宣植物的生长。但因为花卉种类的不同,耐湿程度差异很大。比如桂花、白玉兰、绣球花、海棠花、迎春花、栀子、杜鹃、六月雪等都属于此类。对这类花要保持一半土壤含水。
(4)半旱生花卉
半旱生花卉的叶片一般呈革质、蜡质,针状、片状,或具有大量的绒毛。比如山茶、杜鹃、白兰、梅花以及常绿针叶植物等。它们具有一定的抗旱能力。对这类花卉浇水要浇透。
(5)旱生花卉
这类花卉原产于热带千旱地区、荒漠地带、雨季和旱季有明显区分地带。比如仙人掌、仙人球、景天、石莲花等。它们拥有十分发达的根系,叶小、质硬、刺状。给这类植物浇水要宁干勿湿。如果水分过多或空气相对湿度太高,会使该类花卉的根系腐烂或发生病害。
空气湿度也会影响到花卉发育。比如旱生、半旱生花卉对湿度的要求很低。中生花卉要求湿度在中等水平。原产于热带雨林的观叶植物对湿度的要求非常高。只有掌握了不同花卉与水分的关系特征,把握好干湿分寸,我们才能创造一个五彩斑斓的花卉世界。
养花小贴士:防止盆花淋雨
很多盆花不宜淋雨,在培育过程中应多加注意。
(1)君子兰:君子兰淋雨后会将各种细菌和灰尘带入植株中心,在通风不良和温度高的情况下容易变成病株,它的叶片会从叶基部开始一步步腐烂。
(2)倒挂金钟:在夏季进入半休眠状态的倒挂金钟,不能用过湿的盆土,淋雨后也容易脱叶烂根。
(3)大丽花:其根为肉质根,盆土内含水量太多又加上通风不良,很容易造成烂根。
(4)瑞香:其根为肉质,恶湿耐干,适宜选在干爽处种植,夏天一旦遭风雨袭击,很快就会萎蔫甚至死亡。
(5)大岩桐:受雨淋后的大岩桐叶子易发黄,根块也会腐烂。严重时还会整株死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