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前,走进通海锦海农业科技发展有限公司高标准设施化的绣球棚,已培育了近10个月的绣球花开成团、一盆盆绣球花清丽脱俗,花头饱满、枝干有型,工人们正在忙着修整老叶,准备将这一批绣球装箱打包,发往广州、郑州、成都等地。
近年来,全县以通海锦海农业科技发展有限公司为代表的一批龙头花卉企业以市场为导向,积极转变发展思路,以科技助力发展新品种花卉,“反季绣球花”成为全县又一大花卉品种,目前全县栽种反季绣球盆栽达70余万盆,“反季绣球花”热销市场。
“这个品种叫小海兰,株高达到了40公分、有5个花苞,达到A级货的标准,目前市场的A级花是每盆27块钱。小海兰这个品种的均价可以达到每盆21块。”通海锦海农业科技发展有限公司销售经理胡丽琴介绍,“海兰“是锦海公司从荷兰引进的绣球品种之一,年锦海公司开始栽种反季绣球,从选种、扦插、前期株型培养、花芽分化、冷处理、促成开花等环节逐一攻克,并通过校企合作,聘请专家团队等方式加大科研力量,目前已经形成一整套成熟稳定的栽培技术。
“比如在花芽分化这一块,要根据植株的生长,观测发芽变化,也借助解剖镜这些设备,更细致观测花芽发育,一般要有60%以上的花芽发育率,我们才进入下一个冷处理环节,锦海公司也具备冷处理的设施条件。在整个绣球反季栽培这一块的这两个环节,应该是形成了锦海公司的一个关键技术点。”玉溪市农科院研究员张军云说。
经过近两年的发展,锦海公司从4万盆绣球发展到年的30万盆,共种植海兰、莫丽兹、玫瑰恋人等26个绣球品种。同时,公司自动化大棚的温湿度监控调控等系统,为绣球生长提供了较好的生长环境,尤其去年底公司投资20余万元新上线了农业自动化管理系统,可动态实时监测并调控棚内环境、种植数据等,为花卉生长穿上了“科技智慧衣”。
据介绍,绣球花期可长达两个月,期间花色不断变化,具有较强的观赏性,尤其反季绣球在春节前后上市,是多地年宵花、“三八节”节庆花的热门花选,具有较大的市场优势。锦海公司种植的绣球从去年12月可持续供花至今年4月份,成为了公司的又一增收点。“目前反季绣球进入三八节的备货高峰期,这批绣球大概有21万盆,按照目前市场A、B、C级别的市场平均价每盆18块,预计可以达到多万元的产值。”胡丽琴说。
云南网记者浦美玲通讯员朱雁飞吴文汝杜红梅
声明:转载此文是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若有来源标注错误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权益,请作者持权属证明与本网联系,我们将及时更正、删除,谢谢。邮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