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4岁老人的手工技艺,五彩线缝制吉祥物,

老虎鞋、老虎帽、绣球荷包……这些曾经由五彩丝线手工缝制的吉祥物,悄然被时代流水线上的工艺品替代,慢慢模糊的儿时记忆里那在烛光下飞针走线的身影。在莒南县洙边镇清水涧村,84岁杨夫彩老人还坚守着这门手艺。

走过窄窄的土路巷子,穿过种着鲜花和果蔬的院落,缓缓拉开杨夫彩老人家堂屋的门,一个个活灵活现的小老虎、鸳鸯、对鱼、绣球强势入眼,这灰暗不起眼的小房子竟让这一个个绚丽灵动的手工制品映得亮通通,我们喜欢的舍不得挪开眼睛。老人见到我们来,一边热情地牵着我们的手,一边扯过小板凳让我们坐,又挪着颤巍巍的脚步把刚刚缝制好的小狗在桌子上摆成排,开心地说:“俺外孙快出生了,这些小狗都是给他缝的呢。”

手工布艺

在洙边镇流传着这样一种习俗,谁家有出嫁的女儿,箱底都要放上缝制的老虎鞋、老虎帽还有布老虎,寓意早生贵子,生龙活虎。谁家搬了新家就要挂上缝制的对鱼,寓意年年有余,生活富裕……然而现如今,愿意手工缝绣的老人越来越少,杨夫彩老人却将这项手艺“坚持”下来,从年轻时候的画鞋样,到后来的缝老虎帽,再到后来绣鸳鸯、缝双喜,她渐渐的成了十里八村有名的“巧人儿”。小媳妇、孩子们没事就跑去她家,看她缝小狗,瞧见喜欢的就向老人“讨”一个,然后乐呵呵地跑回家。老人还创造性地将双喜和对鱼搭档组合放在相框中裱起来,既有好寓意又富有新意,喜上加喜不禁让人拍案叫绝!

手工布艺

当问到老人这“功夫”的由来,老人停下手中的针线,慢慢回忆道:“年轻那会,要下地干活,没时间弄这个。后来有时间了,就放不下了,自己画样,自己缝,这个是慢功夫,得一针一针地缝出来,光缝这个小鱼,就得一个多月呢!”老人又拨弄起旁边挂在绳上的亮闪闪的小鱼,满意又满足的笑容异常夺目!小鱼虽小,亮片、彩色珠、丝线、丝带的搭配却也透出十足的设计功底。看的出,老人不仅是手巧,心中对这“功夫”的喜爱更是岁月都无法消磨的!然而,岁月总无情,飞针走线的老人不时要停下手,揉去老花镜后眼中溢出的泪。

材料

老人有一个针线百宝箱,五颜六色的线、各式各样的针还有花花绿绿的布,各种装饰的珍珠、亮片数不胜数。当问到这些材料都是从哪里买的,老人略有些遗憾的说:“以前还能去临沂西郊买,可后来西郊搬了,我年纪也大了,临沂去不了了,让儿女买回来,我又看不中!”一席话“暴露”了老人是个对材料要求很高的人,或许正是这份高要求的执着,才让老人的手工缝绣的小物件那么生动、那么有灵性!

杨夫彩老人

当问及老人有传承人吗?老人有些无奈又有些急切:“没有,孩子都不会,也不太愿意学这个,做这个太花时间了!不过这个很好学,你要想学,我教你,你们年轻人学东西快,一学就会。”老人的热情透露着浓浓的担忧,看得出,老人的确不想让这门手工技艺被时间抹去。

布艺作品

聊着聊着,老人又拿出三只活灵活现的小老虎挂饰,那颜色、那针脚、那绣法,让人喜欢得不得了!老人或是想跟时间赛跑,一边和我们聊天,一边又拿出“鸳鸯”样子开始飞针走线,专注的神情,胸中成竹的技法,和对手工的热爱深深地触动着我们。虽然,老人的手法没有那么飞快、无法批量生产,老人的眼睛也不再明亮清澈,无法将这针脚落得精准,但这每一针每一线,却都包含着她心中所爱,让这屋里每一件小手工都“活”了起来。




转载请注明:http://www.cixianjiuyeju.com/afhpz/3696.html


当前时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