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现代人讨论岭南画派三位创始人“二高一陈”时,都会提及其师居廉。在谈论19世纪末广东的艺术状态时,也会提及“二居”。广东绘画源远流长,本土的民间艺术、外来的中原艺术无时无刻影响着广东绘画。广东画家苏六朋、苏仁山着重以民间生活与市井风俗为描绘对象,使广东绘画诞生出了一阵艺术新风。居巢、居廉二人受此艺术新风影响,逐渐在绘画技法中注重实地考察以及写生,创造出独具一格的“居式画法”,及一反以往的用线条创作的“勾勒法”,而采用完全以色块概括形态的“没骨法”,以及在颜料未干前加入白粉使其与颜料相互融合从而形成鲜亮的光泽的“撞粉”与在颜色湿润时于色块亮部以水润之形成天然轮廓,自然亮部的“撞水”。此画法,于近代岭南画坛而言,具有里程碑式的意义。
而关于居廉的绘画艺术,据数据显示,至目前为止于公库所藏居廉书画作品共件,其中仅算中国大陆中的,广东省博物馆藏件,香港中文大学文物馆共藏件,广州美术馆藏件,香港艺术馆藏91件,广东东莞市博物馆藏约件,广州美术学院约10件,广西桂林博物馆藏9件,上海博物馆9件,原澳门贾梅士博物馆藏6件,上海文物商店6件,湖南省博物馆约8件,广西壮族自治区博物馆3件,广东佛山博物馆藏2件,北京艺术博物馆:江苏美术馆、南京市博物馆和浙江舟山文化局各藏1件。居廉的作品当中,数花鸟题材数量最多,而上述所讲“撞粉”“撞水”以及“没骨法”的技法,则与其花鸟作品息息相关。此技法首创为居巢,而居廉则传承并加以发扬。在居廉的绘画作品中,花鸟画法便能清晰地看出“居式画法”的身影,在花鸟作品中也作用地最多。
居廉与居巢在绘画技法中,多少能看出其受西方绘画的影响。在19世纪晚期,居廉与居巢于今广州市海珠区江南大道,位于广州河南十香园开班授徒,广州河南在19世纪晚期左右外销美术活动繁盛,二人有大量机会接触洋人,接触到大量西方艺术,从那时开始,便影响着他们的绘画风格。而居廉则被认为是较早地,将西方水彩画与传统中国画成功相结合,相互容纳的广东画家。
而关于居廉,精诚所至也于年8月举办了有关居廉的绘画作品展览“隔山画宗——居廉绘画精品展”,展出了居廉所画部分花鸟作品以及所写书法作品,并举办了两场学术研讨会,讲述了从居廉的《二十四番花信图》论及居派绘画艺术,还请了居派传人黄浩深老师讲解了居派撞水、撞粉及用笔、用色技法并示范。此次秋拍,精诚所至共上拍居廉画作三件,分别为图录号23《芙蓉蜜蜂》、24《蝴蝶绣球花》以及25《福自天降》。《芙蓉蜜蜂》与《蝴蝶绣球花》为花卉草虫题材,所画花卉草虫线条匀整流畅,笔致细腻工整,形态生动逼真,并活用撞粉撞水法,疏朗淡雅,意趣清新。
lot23清居廉?芙蓉蜜蜂
尺寸:33×52cm约1.5平尺
质地:镜框设色绢本
年代:年作
钤印:居廉私印(白文)、古泉父(白文)
款识:仿南田老人用笔。壬辰冬日,居廉。
估价:35,—50,
lot24清居廉?蝴蝶绣球花
尺寸:35×52cm约1.6平尺
质地:镜框设色绢本
钤印:古泉(朱文)、居廉(白文)
款识:隔山樵子居廉写生。
估价:35,—50,
再看《福自天降》,这是岭南书画的封面作品,画的是中国古代最典型的神话人物——钟馗。此作以朱砂线条绘一钟馗,手持利剑、跨步向前、眼神圆睁、瞪着从天而降的蝙蝠,形态可掬。蝠与福谐音,寓钟馗举剑引蝠之意。此帧以阔笔绘衣纹、转折处方硬有力,动态十足,衣纹下垂飞动,富有力量感,充分体现了钟馗凛然正气的精神特性。由此帧可知居廉艺术造诣的多面性,落款书法更与画作互相辉映。而居廉所作钟馗,一般在传统基础上再加创意,逸笔洒脱,在画意与笔法上均有其独特之处。
lot25清居廉?福自天降
尺寸:96×43cm约3.7平尺
质地:镜框设色绢本
钤印:古泉(白文)(参见《近现代书画家款印综汇》3印,页)
款识:福自天降。戊戌天中节,为文斋仁弟大人鉴正。隔山老人居廉写。
估价:80,—,
参考文献:1.《岭南画派在上海》
岭南美术出版社出版、岭南画派纪念馆编
2.《居巢居廉画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