济南文化特色有:嫁娶文化、吕剧、五音戏、鼓子秧歌、捏塑、山东快书、方言文化、饮食文化、绣球灯、庙会等等。
嫁娶文化:去娶亲的人数一定要单数,回去新郎家时包括新娘刚好凑成双数,象征比翼双飞去接亲的时候,接亲的其中一人要偷一个带把手的茶杯带回新郎家;去接亲的婚车所走的路线和返回新郎家的路线不能相同等等。
吕剧:吕剧,原名“坐腔扬琴”“化妆扬琴”“琴戏”,是山东省最具代表性的地方剧种,也是全国八大戏曲种类之一,至今已有百余年的历史。济南吕剧是由山东琴书吸收民间艺术花鼓、小曲、沌腔等发展演变而来的曲艺形式,现为国家级非遗代表性项目。
五音戏:五音戏的唱词极具民间口头文学特点,多使用方言、歇后语、倒装句,语言风格亲切、形象、生动,具有鲜明的地方特色和浓郁的生活气息。唱词中常使用的方言,有着浓厚的地方文化特色。
鼓子秧歌:山东秧歌具有突出的地域性,从分布情况看,以鲁西、鲁北和胶东半岛流传最盛。据不完全统计,山东省不同种类的秧歌约有30多种,秧歌的总体风格相对统一。
捏塑:捏塑是一种山东省的传统民间艺术。亦称面塑,俗称"捏江米人"。以糯米粉为主料,加小麦粉、水,着色,蒸成熟面团后,用刀、剪、簪、花纹模等简易工具,手工捏塑成民间小件玩赏工艺品。
山东快书:山东快书以说唱为主,语言节奏性强,不受场地限制,可随时演出,迅速地反映现实生活,具有独特的艺术效果。最具代表性的传统曲目有《景阳岗》《东岳庙》等。
方言文化:济南话属北方语言,冀鲁官话-石济片,它厚实、简练、生动、形象、易懂,特点是:直接、豪爽、发音重。
饮食文化:济南是中国八大菜系之一——鲁菜的发祥地,有很多传承下来的美食,比如有:泉城大包、黄家烤肉、名士多烤全羊、糖醋黄河鲤鱼、天天炸鸡、甜煎饼等。
绣球灯:作为一种古老的传统民俗文化。早在明末清初(公元年)的近年前,在长清赵营村,组有武术团,武术团以武打动作为主,添加上民间春节扮玩的戏耍动作,编排了一套粗犷有力、洒脱豪放的手龙绣球舞。
庙会:庙会,又称“庙市”或“节场”。这些名称,可以说正是庙会形成过程中所留下的历史“轨迹”。作为一种社会风俗的形成,有其深刻的社会原因和历史原因,而庙会风俗则与佛教寺院以及道教庙观的宗教活动有着密切的关系,同时它又是伴随着民间信仰活动而发展、完善和普及起来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