借助太平非遗技艺,绽放巾帼时代风采,近日,“临汾市妇联太平绣球乡村振兴巾帼行动”我为妇女群众办实事暨新品技术培训会在赵康红红传统手工专业合作社举行。
红红传统手工专业合作社院内热闹非凡,社员们围坐在一起,数着手里厚厚的钞票,异常高兴,因为又到了合作社发工资的日子。
赵康红红传统手工专业合作社社员张麦香说:像我们这个年龄,出去打工也没人要了,在家做个绣球,看看孩子,接接孙子,手里还能有点收入,一年下来能挣个两万块钱,给家里有个添补。
赵康红红传统手工专业合作社成立到现在已有6个年头了,社员也从4人发展到了60人。产品则由刚开始的两款系列变成六个大系,并走出国门。同时针对不同订单需求,定期开展新品技术培训,目前涉及到的妇女培训有多人。
赵康红红传统手工专业合作社创始人、山西省非物质文化遗产太平绣球传承人刘云芳说:我们妇女在闲暇的时候,一起做绣球,在防疫的这块,也能做到居家干活,让更多的妇女发家致富,也为我们乡村振兴贡献自己的力量。
市、县妇联按照市委、县委党史学习教育统一安排部署,结合“我为妇女群众办实事”实践活动,借助各类非遗传承技艺,开展乡村振兴巧手致富行动,在设计上进行培训、在技术上加强指导、在销售上创造市场,形成每个县都有自己的巧手手工品牌,让更多妇女感受在家务工也能增收致富,为乡村振兴持续助力。
市妇联二级调研员杨清凤说:让更多的农村妇女加入到巧手致富当中,也要加大扶持力度和服务力度,让更多的妇女通过自己勤劳的双手,展示自己的力量,也为自己的家、为自己、为社会做出贡献。
活动中,市、县妇联人员还现场发医院妇委会提供的防暑防疫礼包。
原标题:《巧手织就幸福生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