汪曾祺作品系年

北京中科癜风医院好嘛 http://yyk.39.net/hospital/89ac7_comments.html

汪曾祺作品系年

汪曾祺,年3月5日(农历庚申年正月十五,元宵节)傍晚出生于江苏高邮县县城的一个旧式地主家庭。祖籍徽州歙县,远祖为李渊所封“越国公”汪华(一说为南唐时人),汪曾祺是迁居高邮的第九代。祖父汪嘉勋,字铭甫,是清朝末科的“拔贡”。这是略高于“秀才”的功名。祖母为本县著名诗人谈人格之女。其父辈兄弟三人:大伯父汪广生,二伯父汪常生,父亲汪菊生。二伯父早亡,无子,应立嗣长房次子汪曾伟;但因二伯母喜欢汪曾祺,经协商,两人都过继给二妈,一个是“派继”,一个是“爱继”。

父亲汪菊生(-),字淡如,多才多艺,不但金石书画皆通,而且是一个擅长单杠的体操运动员,一名足球健将,学过很多乐器,养过鸟。汪曾祺的审美意识的形成,与他从小看父亲作画有关;父亲的随和、富于同情心,对汪曾祺产生很大影响。

生母姓杨,年在汪曾祺三岁的时候因肺病去世;第一个继母姓张,后也死于肺病;第二个继母姓任,是她伴随汪曾祺的父亲度过漫长而艰苦的沧桑岁月,汪曾祺对她很尊重。

汪曾祺小时候是个“惯宝宝”,家里人怕他长不大,按当地民俗,认了好几个干妈,还在和尚庙、道土观里都记了名。汪曾祺的法名叫“海鳖”。

年,汪曾祺人县立第五小学幼稚园学习。这个幼稚园只有一个女教师,名叫王文英。

王文英见汪曾祺小小年纪戴着妈妈的孝,十分心疼他,对汪曾祺,她是老师,也是母亲。

56年以后,即年,汪曾祺回到故乡,特地去看望王老师,并献诗一首:“小羊儿乖乖,把门儿开开,歌声犹在,耳畔徘徊。念平生美育,从此培栽。我今亦老矣,白髭盈腮。但师恩母爱,岂能忘怀?愿吾师康健,长寿无灾。”诗后还有两行字:“敬呈文英老师,五小幼稚园第一班学生汪曾祺。”

年秋,汪曾祺入县立第五小学读书。这所小学在一座佛寺旁边。自幼受过良好家庭教育、同时又是在一种浓浓的文化氛围中成长起来的汪曾祺,进入“五小”接受正规课堂教育,进步更快。由于文学对他影响根深、进校后不久就显出偏科现象,对语文越来越喜欢,对算术却不知不觉地放松了。从三年级起,汪曾祺的算术就不好,一学期下来勉强及格了事。语文却总是考全班第一。与语文相联系的,汪曾祺的毛笔字在“五小”也得到较为正规的训练,特别是在三四年级时遇上敬业精神强、对学生要求严格、且具有相当功力的周席儒先生,在他指导下,汪曾祺的毛笔字进步很快,为他日后书法水平的提高打下了良好的基础。在“五小”,汪曾祺除了语文好,写字好,画画也好。使汪曾祺在全校才名大振。

年7月,从五小毕业。秋,考人高邮县立初中读书。

汪曾祺在小学读书时就显露出文学天赋和才能,祖父汪嘉勋与汪菊生商议,利用暑假,聘本地名流指导汪曾祺。主要有二人:一位是张仲陶先生,指导汪曾祺学《史记》;另一位是韦子廉先生,指导汪曾祺学桐城派古文、学书法。

汪曾祺认为:“一个人成为作家,跟小时候所受的语文教育、跟所师承的语言教师很有关系。”从小学到中学,教汪曾祺语文的有好几位老师,其中,高北溟先生是对汪曾祺影响最大的语文老师之一。汪曾祺自小学五年级至初中二年级,都是高先生教的国文。在高先生教课的那几年,汪曾祺的作文几乎每次都是“甲上”。

那几年,对汪曾祺影响最深的就是归有光了,直至今天,读者仍可以从汪曾祺的小说、散文中感觉到归有光的余韵。高北溟先生对汪曾祺的影响,除了学业上的,更有人格上的因素。他为人正直,待人以诚,清高孤傲,不与世俗合污,敬业且能坚持勤奋终身。汪曾祺后来把他对高先生的敬重一一写进题名《徙》的小说之中。

张道仁先生也给予汪曾祺很大影响。张毕业于上海大夏大学,是他比较有系统地把新文学传到高邮。汪曾祺曾在专写给张先生的一首诗中,称赞他:“汲源来大厦,播火到小城。”

进入初中后的汪曾祺,在语文方面崭露头角,同时,他的绘画、书法、刻石以及演戏等也大有长进。

年秋,汪曾祺初中毕业考人江阴县(今江苏省江阴市)南菁中学读高中。这是一所创立很早的学校,至今已有百余年历史。当时这所学校注重数理化,轻视文科。喜爱文学的汪曾祺使自买了一部词学丛书,课余常用毛笔抄写宋词,既练了书法,也领略了词意。

年夏,因国民党政府规定高中一年级学生暑假要分地区集中军训,与苏州、扬州、无锡、常州、江阴等地的高一学生一起在镇江集训,临结束时随江浙两省学生一起调集南京,在中山陵听蒋介石训话。

年,日本人占领了江南,江北告急。正读高中二年级的汪曾祺不得不告别南菁中学,并辗转借读于淮安中学、江苏省立第二临时中学(在盐城)、私立扬州中学(迁至高邮),这些学校的教学秩序都因战争而打乱。汪曾祺就这样勉强读完中学。后战事日紧,汪曾祺随祖父、父亲到离高邮城稍远的一个村庄的小庵里避难半年,他在小说《受戒》里描写过这个小庵。在这个小庵里,汪曾祺除了带准备考大学的教科书之外,另带了两本书,一本是屠格涅夫的《猎人日记》,一本是上海一家书店盗印的《沈从文小说选》。他翻来覆去地看这两本书,引起他对文学更浓厚的兴趣。他自己认为:“说得夸张一点,可以说这两本书定了我的终身。”

年夏,汪曾祺从上海经香港、越南到昆明,以第一志愿考人西南联大中国文学系。他所以不远千里奔赴昆明,就是冲着西南联大中文系有朱自清、闻一多、沈从文等著名学者。其中沈从文对汪曾祺的影响极其深远,他在西南联大开的三门课——“各体文习作”、“创作实习”、“中国小说史”——汪曾祺都选了。

沈从文没有一年级的教学任务,大学二年级时,汪曾祺才得以正式拜见,沈先生开三门课:各体文习作、创作实习和中国小说史。汪曾祺把沈先生的三门课都选了。沈先生教学方法很特别,他不赞成命题作文,教创作主要是让学生“自由写”,所以他把自己开的课叫做“习作”、“实习”。在沈先生的习作课上,汪曾祺写了他平生第一篇小说《灯下》,记一个店铺上灯后各式人物的活动。这篇习作在沈先生指导下几经修改,便成了后来的《异秉》。大学期间,汪曾祺与同学创办校内的《文聚》杂志,并不断在杂志上发表诗歌、小说。所用笔名有“曾祺”、“西门鱼”。年后,改为“曾歧”、“曾芪”。这是汪曾祺漫长的文学创作生涯的开始。同学中有后来成为著名语言学家的朱德熙、李荣,和以写作《未央歌》、《人子》闻名于台湾的鹿桥等。

年开始发表小说。

汪曾祺与同学创办校内《文聚》杂志,并在第一、第二合期上发表小说《待车》。

3月2日,短篇小说《复仇——给一个孩子讲的故事》发表于《大公报》。收《汪曾祺全集》卷一1。

12月11日,“改抄”毕短篇小说《待车》,发表于年2月6日出版的《文聚》创刊号及第二期。收《汪曾祺全集》卷一2。

汪曾祺的大学生涯本应于年结束,但因体育、英语成绩不佳而延宕一年。次年,虽两科皆已补考过关,但当局要求这一年的大学毕业生须任“美军翻译官”职,否则作开除学籍论处。汪曾祺没有到任,故没有取得大学文凭。

年4月27日,写成短篇小说《小学校的钟声》,年发表于《文艺复兴》。收《汪曾祺全集》卷一3。在年8月下旬所写《〈茱萸集〉题记》开头写到:“‘小学校的钟声’一九四六年在《文艺复兴》发表时,有一个副题:‘茱萸小集之一’。原来想继续写几篇,凑一个小集子,后来不知道为什么没有写下去,于是就只有‘之一’,‘之二’、‘之三’都无消息了。”此说忽略了年4月2日的《花园——茱萸小集二》。

年在“昆明黄土坡”写成短篇小说《复仇》,发表于年第一卷第四期《文艺复兴》。收《汪曾祺全集》卷一4。

为生活计,汪曾祺在昆明北郊观音寺的一个由联大同学办的“中国建设中学”当教师,学校先是在白马坡,后迁观音寺。

这期间汪曾祺与同在中国建设中学任教的施松卿相识,并建立了恋爱关系。

在两年的教学期间,汪曾祺写了小说《小学校的钟声》,重写小说《复仇》。这两篇汪曾祺的早期作品,明显受西方纪德、萨特、沃尔芙、阿萨林等人的影响,不仅是汪曾祺本人、也是中国现代文学作品中最早的意识流作品的代表。后由沈从文推荐给郑振铎在上海主办的《文艺复兴》杂志发表。此外,还写了小说《职业》、《落魄》、《老鲁》等。

4月2日,作散文《花园——茱萸小集二》,年6月载《文艺》第二卷第三期。收《汪曾祺全集》卷三。

年,在“昆明白马庙”写成短篇小说《老鲁》,发表于年4月第三卷第二期《文艺复兴》。收《汪曾祺全集》卷一5。

作《磨灭》,发表于年9月12日《大公报》。收《汪曾祺全集》卷一6。

作《庙与僧》,发表于年10月14日上海《大公报》。收《汪曾祺全集》卷一7。

7月,汪曾祺由昆明经越南、香港到上海,因为没有大学毕业文凭,难以找到合适的工作。先是在同学朱德熙的母亲家闲住,后经沈从文向李健吾介绍,9月到民办致远中学任中文教师两年,直到年初春离开。这期间,写了《鸡鸭名家》、《戴车匠》等小说。

年,在《文汇报?笔会》发表一组作品。

10月,在上海作散文《“膝行的人”引》,刊《益世报》年5月18日。收《汪曾祺全集》卷三。

冬,开明书店在上海绿杨村饭店请客,饭后去巴金家喝功夫茶。在座有巴金萧珊夫妇、靳以、黄裳。

作《醒来》,发表于年1月16日《大公报》。收《汪曾祺全集》卷一8。

年初,于上海作《鸡鸭名家》,发表于年3月第六卷第三期《文艺春秋》。收《汪曾祺全集》卷一9。第81页:“地名大淖,已经是附郭的最外一圈。大淖是一片大水,由此可至东北各乡及下河诸县。水边有人家处亦称大淖。这是个很动人的地方,风景人物皆有佳胜处。这里出入的,大多是戴瓦块毡帽系鱼裙的朋友。”

春,和在中学教书的同事一起到杭州游玩。

《蔡德惠》,发表于《大公报》年3月7日。收《汪曾祺全集》卷三。

5月6日,作《短篇小说的本质——在解鞋带和刷牙的时候之四》,刊天津《益世报》年5月31日“文学周刊”第43期。收《汪曾祺全集》卷三。

6月,作《落魄》,发表于年11月第七卷第五期《文讯》。收《汪曾祺全集》卷一10。

6月,作《职业》。收《汪曾祺全集》卷一11。

作《歌声》,刊上海《大公报》年7月11日。收《汪曾祺全集》卷三。

作《风景》,含《一、堂倌》、《二、人》、《三、理发师》三题,刊《文汇报》年“笔会”。收《汪曾祺全集》卷三。

7月2日,在上海作《绿猫》,发表于年8月第五卷第二期《文艺春秋》。收《汪曾祺全集》卷一12。

7月24日,作《戴车匠》,发表于年10月第二卷第五期《文学杂志》。收《汪曾祺全集》卷一13。

10月,《囚犯》,发表于年复刊第七期《人世间》。收《汪曾祺全集》卷一14。

9月,作《牙疼》,发表于年9月第二卷第四期《文学杂志》。收《汪曾祺全集》卷一15。

《短篇小说的本质》,载天津《益世报》年5月30日。

据年8月24日所写《沈从文转业之谜》一文,本年,曾经从上海寄给沈从文两封信,大意是劝他不要再写那些引人争议的杂文。沈从文去世后由沈家交还汪曾祺。但此信未收入《汪曾祺全集》。

初春3月,汪曾祺离开上海到北京,与在北京大学外语系任助教的施松卿会合。

汪曾祺到北京后发现,在那里立足不易,找工作更不易。他临时借住在北京大学。失业半年后,5月才在北京历史博物馆找到工作,时间在年夏至年春。

3月9日,作致黄裳信。收《汪曾祺全集》卷八。

6月28日,作致黄裳信。收《汪曾祺全集》卷八。

11月30日、12月1日,作致黄裳信。收《汪曾祺全集》卷八。

《三叶虫与剑兰花》,发表于年5月第一期《文艺工作》。收《汪曾祺全集》卷一16。

作《背东西的兽物》,刊《大公报》年2月1日。收《汪曾祺全集》卷三。

《艺术家》。收《汪曾祺全集》卷一17。

《邂逅》。收《汪曾祺全集》卷一18。

9月,在午门作《礼拜天的早晨》,含《礼拜天的早晨》、《疯子》二题,刊《文学杂志》

年9月第三卷第六期。收《汪曾祺全集》卷三。

作《道具树》,刊《大公报》年11月28日。收《汪曾祺全集》卷三。

12月3日,在上海写成短篇小说《异秉》,发表于年3月第二卷第十期《文学杂志》。收《汪曾祺全集》卷一19。

1月31日,人民解放军进入北平,北平宣告和平解放。

3月,汪曾祺报名参加“四野”南下工作团,5月离京南下,原想随“四野”一直打到广州,积累生活,写一点刚劲作品,不想5-8月间在武汉被留下来参与接管文教单位,9月被派到汉口第二女子中学当副教导主任,干了一年。

这年4月,汪曾祺的第一本小说集《邂逅集》,作为巴金主编的文学丛刊中的一种在上海文化生活出版社出版。本书收入汪曾祺初期作品8篇:《复仇》、《老鲁》、《艺术家》、《戴车匠》、《落魄》、《囚犯》、《鸡鸭名家》和《邂逅》。

5月,与施松卿结婚。

北京市文联成立。汪曾祺7月从武汉回到北京,任北京市文联主办的《北京文艺》编辑,这个杂志后来改成《说说唱唱》。

在北京市文联工作的这段时间里,独具慧眼的老舍先生当时任北京市文联主席,他发现了汪曾祺的创作才能,曾预言:“北京有两个作家今后可能写出一点东西,一个是汪曾祺,一个是林斤澜……”

汪曾祺创作出京剧剧本《范进中举》,刊《剧本》年增刊。收《汪曾祺全集》卷七。

后在年获北京市戏剧调演剧本一等奖。

秋(一说年2月),调离北京市文联,到中国民间文艺研究会任《民间文学》编辑。

整理评书《程咬金卖柴筢》等。

作《且说过于执》,刊《北京文艺》年6月号。收《汪曾祺全集》卷三。

作《鲁迅对于民间文学的一些看法》,刊《民间文学》年10月号。收《汪曾祺全集》卷三。

作《下水道和孩子》。收《汪曾祺全集》卷三。

作《冬天的树》,含《冬天的树》、《标语》、《公共汽车》三题,刊《人民文学》年第3期。收《汪曾祺全集》卷三。收《汪曾祺人生漫笔》43。

作《国子监》,刊《北京文艺》年3月号。收《汪曾祺全集》卷三。收《中华散文珍藏本?汪曾祺卷》13。收《草木春秋》2。

作新诗《早春》,含《彩旗》、《杏花》、《早春》、《黄昏》、《火车》五题,刊《诗刊》年6月号。收《汪曾祺全集》卷八。

作《星期天》,含《海绵球拍》、《竹壳热水壶》二题,刊《人民文学》年第7期。收《汪曾祺全集》卷三。

3月26日,作《仇恨?轻蔑?自豪——读“义和团的传说故事”札记》,刊《民间文学》年4月号。收《汪曾祺全集》卷三。

作《关于“路永修快板抄”》,刊《民间文学》年6月号。收《汪曾祺全集》卷八。

在领导一再动员下,汪曾祺就单位的人事工作如何做到人尽其才提了一些看法和建议,抄写在单位的黑板报上。

他在鸣放小字报《惶惑》中写有这样的句子:“我爱我的国家,并且也爱党,否则我就会坐到树下去抽烟,去看天上的云。”“我愿意是个疯子,可以不感觉自己的痛苦。”这一文章未收入“全集”。

“反右斗争”开始后,他困这篇短文受到批评,但并未划定为右派。年夏,因本单位的右派指标没有达到要求,而被补划为右派,连降三级。秋10月,下放张家口沙岭子农业科学研究所劳动。年底,农科所给汪曾祺等一行从北京来的人做鉴定,参加的有工人组长和部分干部。工人组长一致认为:老汪干活不藏奸,和群众关系好,“人性”不错,可以摘掉右派帽子,所里领导考虑,才下来一年,太快了,再等一年吧。

10月,汪曾祺被摘掉右派帽子,结束劳动。但北京一时无接收单位,暂留农科所协助工作。

春,农科所让汪曾祺到设在沽源的马铃薯研究站画一套马铃薯图谱。汪曾祺自述当时画马铃薯花的情景,经常是:“坐对一丛花,眸子炯如虎。”并于半年时间绘成厚厚的一本《中国马铃薯图谱》和一本《中国口蘑图谱》。这是汪曾祺几十年笔墨生涯中最为奇特的作品。原来农科所打算正式出版图谱,可惜画稿毁于“文革”中。

年冬,经过长时间对生活的观察与思索,汪曾祺又开始了小说创作。他在小学生作业纸上,年11月25日用毛笔写出了《羊舍一夕——又名:四个孩子和一个夜晚》。小说写成后,汪曾祺寄给沈从文先生和师母张兆和,被推荐给《人民文学》编辑肖也牧,大受赞赏。经《人民文学》编辑部派人调查后。《羊舍一夕》得以在该刊年第6期发表。收《汪曾祺全集》卷一20。

这年底,汪曾祺调北京京剧团任编剧。汪曾祺右派平反之后,因为他在北京的原单位不愿意接收,就在年年底写信给西南联大老同学、北京京剧团艺术室主任杨毓珉,经党委书记薛恩厚、副团长萧甲同意,又由人事局长孙房山批准,汪曾祺终于在年1月调到京剧团任编剧,在此直至离休。

与沈从文在北京中山公园合影。

4月10日,作致黄裳信。收《汪曾祺全集》卷八。

5月20日,写成短篇小说《王全》,发表于年第12期《人民文学》。收《汪曾祺全集》卷一21。

7月20日,写成短篇小说《看水》。收《汪曾祺全集》卷一22。

12月9日,作致黄裳信。收《汪曾祺全集》卷八。

创作京剧剧本《王昭君》(由李世济演出),《凌烟阁》(未演出)。——全集未见。

,北京中国少年儿童出版社根据肖也牧的建议,约汪曾祺写了小说《王全》、《看水》、连同年发表的《羊舍一夕》,定名为《羊舍的夜晚》正式出版。这是汪曾祺的第二个作品集。

与薛恩厚合作抒情喜剧《小翠》。收《汪曾祺全集》卷七。当时未演出,“文革”后改名为《狐仙小翠》,由中国评剧院上演逾百场。

汪曾祺等人根据沪剧《芦荡火种》执笔改编同名京剧,由北京京剧团演出,并参加了全国京剧现代戏观摩大会演出,受到高度评价。4月27日晚,刘少奇、周恩来、朱德、邓小平、董必武等党和国家领导人观看了京剧《芦荡火种》,演出结束后,他们登台接见了全体演职人员,祝贺演出成功。

冬,由京剧团党委书记薛恩厚带路到中南海颐年堂参加关于《红岩》改编的座谈会,第一次见到江青。在座的有罗广斌、杨益言、林默涵、袁水拍等。由此至年春,先在六国饭店,后至颐和园藻鉴堂,继续改写剧本。

春,随剧团到四川体验生活。四月中旬,由重庆至上海,再回北京,继续写作《红岩》。

《沙家浜》改定并正式演出,剧本于年由北京出版社出版。

将浩然小说《雪花飘》改编为同名京剧剧本。收《汪曾祺全集》卷七。

“文革”开始后不久,汪曾祺即因“右派”问题被关进“牛棚”,但年6月迅速获得“解放”。这是非常富于戏剧性的变化,后了解,这是因为江青要把京剧《芦荡火种》继续加工修改为“样板戏”,过去汪曾祺写的唱词给她留下深刻印象。从阶下囚变成“样板团”成员的汪曾祺,为继续修改加工《芦荡火种》,贡献自己的力量。毛主席通过江青对京剧《芦荡火种》的修改加工先后发表过许多指示;汪曾祺认为,这些指示是正确的,是高明的艺术见解,对修改加工工作起了重要的指导作用。在毛主席的意见中,其中一条即是把剧名改为《沙家浜》。他在看了京剧《芦荡火种》后,不无幽默地说:“芦荡里都是水,革命火种怎么能燎原呢?再说,那时抗日革命形势已经不是火种,而是火焰了嘛。”毛主席明确指示要改剧名。他说:“故事发生在沙家浜,中国有许多戏用地方为戏名,这出戏就叫《沙家浜》吧。”

京剧《沙家浜》发表于年第6期《红旗》杂志。收《汪曾祺全集》卷七,署“根据文牧执笔沪剧《芦荡火种》改编创作/与杨毓珉薛恩厚萧甲合作”。

4月17日早晨,正在牛棚中的汪曾祺被军代表李英儒找到会议室谈话,宣布将其解放。中午,在礼堂群众大会上表态:“我是有错误的,如果江青同志还允许我在革命现代戏上贡献一点力量,我愿意鞠躬尽瘁,死而后已。”当晚即被邀请陪同江青看戏,《山城旭日》,与阎肃一起陪坐江青身边。

为改编样板戏《杜鹃山》,与京剧演员裘盛戎等同到湘鄂赣体验生活。

2月8日,汪曾祺为京剧《沙家浜》写的宣传文章《披荆斩棘,推陈出新》刊登在《人民日报》。

5月15日,江青找汪曾祺等人讨论《沙家浜》的定稿,以备在《红旗》杂志上发表。

5月19日夜半,江青的秘书打电话到京剧团,通知汪曾祺第二天上天安门。

5月20日,首都百万军民在天安门广场集会,拥护毛主席5月20日发表的《全世界人民团结起来,打败美国侵略者及其一切走狗》的声明。汪曾祺因参与京剧《沙家浜》的修改加工有贡献,而被邀请登上天安门城楼。这一天,江青没有出席大会。《人民日报》刊出消息,在几百人的名单中出现了汪曾祺的名字。林斤澜当时正关在牛棚里,看到报纸一阵惊喜,十几年后他对汪曾祺说:“我看你上天安门,还等你来救我了。”对于这段特殊经历,汪曾祺认为:“我搞了一时期的‘样板戏’,江青似乎很赏识我,但是忽然有一天宣布:‘汪曾祺可以控制使用’。这主要是因为我曾是‘右派’。在‘控制使用’的压力下搞创作,那压力可想而知。”作为“样板团”的成员之一,“文革”中的汪曾祺还曾奉命到四川、西藏、内蒙等地深入生活,但在“三突出”创作原则束缚下,了无成果。

11月16日,作致朱德熙信。收《汪曾祺全集》卷八。

12月1日,作致朱德熙信。收《汪曾祺全集》卷八。

1月4日,作致朱德熙信。收《汪曾祺全集》卷八。

2月1日,作致朱德熙信。收《汪曾祺全集》卷八。

7月,于会泳通知汪曾祺参加《新三字经》的修改,此书将作为小靳庄贫下中农的批林批孔读物,汪曾祺写了其中的几句:“孔复礼,林复辟,两千年,一出戏。”

粉碎“四人帮”后不久,汪曾祺又复陷入受审查的境地,查他与“四人帮”的关系。但终因汪曾祺仅是创作人员,而且是奉命创作,审查不了了之。

4月,团内给汪曾祺贴了第一批大字报。

5月,汪曾祺在创作组做检查。

8月,被要求再做检查。

9月7日,作致朱德熙信。收《汪曾祺全集》卷八。

9月23日,作致朱德熙信。收《汪曾祺全集》卷八。

12月20日,作致朱德熙信。收《汪曾祺全集》卷八。(“全集”注曰“约年”)民间文学论文《花儿的格律》发表,这是汪曾祺“文革”后发表的第一篇作品。

4月,写《我的检查》。

5月6日,写《我和江青、于会泳的关系》。

5月13日,写《关于我的“解放”和上天安门》。

5月,写《关于红岩》。

9月,写《综合检查》。这些检查文章未收入“全集”。

12月,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胜利召开,汪曾祺深受鼓舞,创作热情逐渐高涨。

12月,作《读民歌札记》,含《奇特的想象》、《汉代民歌里的动物题材》、《雉子班》、《乌生》、《蜨蝶行》、《民歌中的哲理》、《〈老鼠洞〉与〈硕鼠〉》七题。收《汪曾祺全集》卷三。

12月,作《笔下处处有人——谈〈四进士〉》,年6月8日改定。收《汪曾祺全集》卷三。

6月26日,作致朱德熙信。收《汪曾祺全集》卷八。

小说《骑兵列传》在《人民文学》第11期发表,这是汪曾祺在“文革”后发表的第一篇小说。收《汪曾祺全集》卷一23。

7月4日,作致崔道怡信。收《汪曾祺全集》卷八。

作《“花儿”的格律——兼论新诗向民歌学习的一些问题》。收《汪曾祺全集》卷三。

1月5日,写成短篇小说《塞下人物记》(5月29日修改),含《陈银娃》、《王大力》、《说话押韵的人》、《乡下的阿基米德》、《俩老头》五题,发表于年第9期《北京文艺》。收《汪曾祺全集》卷一24。

3月1日,农历庚申年正月十五,作六十岁生日诗:“冻云欲湿上元灯,漠漠春阴柳未青。行过玉渊潭畔路,去年残叶太分明。”

3月,写成短篇小说《黄油烙饼》。收《汪曾祺全集》卷一25。

5月20日,作《沈从文和他的〈边城〉》,刊《芙蓉》年第2期。收《汪曾祺全集》卷三。后获得“芙蓉文学奖”。

5月20日重写“一九四八年旧稿”《异秉》,发表于年第1期《雨花》。收《汪曾祺全集》卷一26。这是汪曾祺根据回忆重写的原发表于年《文学杂志》第2卷第10期的作品。重写不是重复,虽然写的是同样的人和事,但作者的感情变化,也使新作《异秉》发生了质的变化。著名作家高晓声撰写的《雨花》“编者附语”指出:“发表这篇小说,对于扩展我们的视野,开拓我们的思路,了解文学的传统,都是有意义的。”

8月12日,写成短篇小说《受戒》,发表于年第10期《北京文艺》。收《汪曾祺全集》卷一27。这篇无论从思想内容到艺术手法都与常见小说迥然不同的作品问世后,立即引起文艺界高度重视,受到读者的热烈欢迎,对这篇小说赞誉的评论纷纷见于《文艺报》、《北京文学》等报刊,但也有人持反对意见,并且在报纸上撰文予以批评。《受戒》以荣获年度“北京文学奖”终被肯定,这不仅是对该作品的肯定,也是对汪曾祺多年沉寂后复出文坛的肯定。

8月20日,写成短篇小说《岁寒三友》(11月20日二稿),发表于年第3期《十月》。收《汪曾祺全集》卷一28。

12月11日,写成短篇小说《寂寞和温暖》,发表于年第2期《北京文学》。收《汪曾祺全集》卷一29。

12月29日,写成短篇小说《天鹅之死》(“一九八七年六月七日校,泪不能禁。”),发表于年4月14日《北京日报》。收《汪曾祺全集》卷一30。

作《关于受戒》。收《汪曾祺全集》卷六。收《汪曾祺自述》37。收《汪曾祺人生漫笔》69。

《晚饭后的故事》,发表于年第1期《人民文学》。收《汪曾祺全集》卷一31。

2月4日(“旧历大年三十”),写成短篇小说《大淖记事》,发表于年第4期《北京文学》。收《汪曾祺全集》卷一32。

4月22日,作《汪曾祺短篇小说选?自序》。收《汪曾祺全集》卷三。收《汪曾祺自述》41。

4月,《大淖记事》在《北京文学》发表,并于同年6月被《小说月报》以及此后的《新华月刊》杂志转载。该作品荣获年度全国优秀短篇小说奖和年度“北京文学奖”,并被翻译成多种文字介绍到国外。

5月11日,写成短篇小说《七里茶坊》,发表于年第5期《收获》。收《汪曾祺全集》卷一33。

6月6日,作短篇小说《鸡毛》,发表于年第9期《文汇月刊》。收《汪曾祺全集》卷一34。

6月7日,作致朱德熙信。收《汪曾祺全集》卷八。

6月18日,在承德避暑山庄写成短篇小说《故里杂记》,含《李三》、《榆树》、《鱼》三题,发表于年第2期《北京文学》。收《汪曾祺全集》卷一35。

8月4日,在青岛黄岛作短篇小说《徙》,发表于年第10期《北京文学》收《汪曾祺全集》卷一36。

8月19日,作短篇小说《故乡人》,含《打鱼的》、《金大力》、《钓鱼的医生》三题,发表于年第10期《雨花》。收《汪曾祺全集》卷一37。

小说《晚饭花》,含《珠子灯》、《三姊妹出嫁》(年9月10日作)、《晚饭花》三题,发表于《十月》年第1期。收《汪曾祺全集》卷一38。

作《京剧格律的解放》,刊《北京戏剧报》年第24期。收《汪曾祺全集》卷三。

作《关于葡萄》,含《葡萄和爬山虎》、《葡萄的来历》、《葡萄月令》,刊《安徽文学》年第12期。收《汪曾祺全集》卷三。

作《名优之死——纪念裘盛戎》。收《汪曾祺全集》卷三。

12月25日,写成短篇小说《皮凤三楦房子》,发表于《上海文学》年第3期。收《汪曾祺全集》卷一39。

10月,应高邮县人民政府邀请,汪曾祺回到阔别多年的故乡访问。这是他自年离开高邮后的第一次回乡,受到地方政府和家乡人民的热情欢迎与接待,这给汪曾祺以安慰和鼓舞。从此,他以家乡高邮为背景的小说、散文写作一发而不可收,成为新时期当代中国文学百花园里的一朵奇葩。

某月17日,作致黄裳信。收《汪曾祺全集》卷八。

1月8日,作《“揉面”——谈语言》,含《语言是艺术》、《揉面》、《自铸新词》、《语言要和人物贴近》四题,刊《花溪》年第3期。收《汪曾祺全集》卷三。收《中华散文珍藏本?汪曾祺卷》34。收《汪曾祺人生漫笔》70。

作《两栖杂述》,载《飞天》年第1期。收《汪曾祺全集》卷三。收《汪曾祺自述》42。

2月2日,写成小说《钓人的孩子》,含《钓人的孩子》、《捡金子》、《航空奖券》三题,载《海燕》年第4期。收《汪曾祺全集》卷二1。

2月18日,作小说《鉴赏家》,载《北京文学》年第5期。收《汪曾祺全集》卷二2。

2月,作《小说笔谈》,含《语言》、《结构》、《叙事与抒情》、《悠闲与精细》、《风格与时尚》五题,刊《天津文艺》年第1期。收《汪曾祺全集》卷三。

作《听遛鸟人谈戏》,刊《北京文艺》年第2期。收《汪曾祺全集》卷三。

4月2日,作致朱德熙信。收《汪曾祺全集》卷八。

5月19日,作致朱德熙信。收《汪曾祺全集》卷八。

作《要有益于世道人心》,载《人民文学》年第5期。收《汪曾祺全集》卷三。收《汪曾祺自述》43。

小说《王四海的黄昏》,发表于《小说界》年第2期。收《汪曾祺全集》卷二3。

5月26日,作《〈大淖记事〉是怎样写出来的》,载《读书》年第8期。收《汪曾祺全集》卷三。收《汪曾祺自述》38。收《中华散文珍藏本?汪曾祺卷》31。

6月29日,重写小说《职业》,刊《文汇月刊》年第5期。收《汪曾祺全集》卷二4。附记有言:“这是三十多年前在昆明写过的一篇旧作,原稿已失去。前年和去年都改写过,一次是第三次重写了。”

散文《旅途杂记》,发表于《新观察》第14期;

评论《小说笔谈》,发表于《天津文艺》第一期;

作《说短——与友人书》,刊《光明日报》年7月1日。收《汪曾祺全集》卷三。收《汪曾祺人生漫笔》65。

7月,作《旅途杂记》,含《半坡人的骨针》、《兵马俑的个性》、《三苏祠》、《伏小六、伏小八》四题,刊《新观察》年第14期。收《汪曾祺全集》卷三。

9月22日开始写作《天山行色》(“年9月22日起手写于兰州,10月7日北京写讫。”),含《南山塔松》、《天池雪水》、《天山》、《伊犁闻鸠》、《伊犁河》、《尼勒克》、《唐巴拉牧场》、《赛里木湖?果子沟》、《苏公塔》、《大戈壁?火焰山?葡萄沟》十题,刊《北京文学》年1月号。收《汪曾祺全集》卷三。收《草木春秋》18。

11月3日,作《沈从文的寂寞——浅谈他的散文》,刊《读书》年第8期。收《汪曾祺全集》卷三。

初冬,游湖南桃花源,作诗:“红桃曾照秦时月,黄菊重开陶令花。大乱十年成一梦,与君安坐吃擂茶。”

12月8日,作《湘行二记》,含《桃花源记》、《岳阳楼记》,刊《芙蓉》年第4期。

收《汪曾祺全集》卷三。收《中华散文珍藏本?汪曾祺卷》26。收《草木春秋》19。

作《我的创作生涯》。收《汪曾祺自述》39。

作《道是无情却有情》。收《汪曾祺全集》卷三。

与刘毅、林勋合作昆曲《宗泽交印》。收《汪曾祺全集》卷七。“前言”中说明:“此剧是根据明代传奇《如是观》改编而成。”

作新编历史剧《擂鼓战金山》,刊《北京剧作》年第1期。收《汪曾祺全集》卷七。

2月,《汪曾祺短篇小说选》作为《北京文学创作丛书》之一种,由北京出版社出版。

作品首次被介绍到台湾,《文季》第三期转登小说《黄油烙饼》。

作《美学感情的需要和社会效果》,刊《文谭》年第1期。收《汪曾祺全集》卷三。

作《回到现实主义,回到民族传统》发言,发言稿整理后刊《新疆文学》年第2期。收《汪曾祺全集》卷三。

《一九八二年初冬游湖南桃花源,八三年二月一日初雪写菊》,此画收《汪曾祺人生漫笔》。

3月15日,作《小说技巧常谈》,含《成语?乡谈?四字句》、《呼应》、《含藏》三题,刊《芙蓉》年第4期。收《汪曾祺全集》卷三。

作《小说创作随谈》,系在一次青年文学讲习班上的讲话,刊《芙蓉》年第4期。收《汪曾祺全集》卷三。

作《我是一个中国人——散步随想》,刊《北京师范学院学报》年第3期。收《汪曾祺全集》卷三。

4月1日,写成《小说三篇》,含《求雨》、《迷路》、《卖蚯蚓的人》三题,刊《钟山》

年第4期。收《汪曾祺全集》卷二6。

4月11日,作致刘锡诚信。收《汪曾祺全集》卷八。

6月15日,作致刘锡诚信。收《汪曾祺全集》卷八。

7月1日,作致刘锡诚信。收《汪曾祺全集》卷八。

4月22日到菏泽,23日去看牡丹。

5月6日,作《菏泽游记》,含《菏泽牡丹》、《上梁山》二题,刊《北京文学》年第11期。收《汪曾祺全集》卷三。收《草木春秋》20。

小说《八千岁》,发表于《人民文学》年第2期。收《汪曾祺全集》卷二5。

小说《尾巴》,发表于河南《百花园》第4期。收《汪曾祺全集》卷二7。

7月2日,“为纪念一位亡友而作”小说《云致秋行状》,刊《北京文学》年第11期。收《汪曾祺全集》卷二8。

7月25日,“北京酷暑挥汗作”小说《星期天》,发表于《上海文学》年第9期。收《汪曾祺全集》卷二9。

小说《职业》,发表于《文汇月刊》第4期;

8月1日,作小说《故里三陈》,含《陈小手》、《陈四》、《陈泥鳅》三题,发表于《人民文学》年第9期。收《汪曾祺全集》卷二10。

9月1日,作《晚饭花集?自序》。收《汪曾祺全集》卷三。收《汪曾祺自述》44。

9月13日,“于北京蒲黄榆新居”写成小说《昙花、鹤和鬼火》,刊《东方少年》年第1期。收《汪曾祺全集》卷二11。

10月25日,作小说《金冬心》,刊《现代作家》年第1期。收《汪曾祺全集》卷二12。

作《我是一个中国人——散步随想》。收《汪曾祺人生漫笔》59。

这一年关于汪曾祺作品的评论逐渐多起来,不少评论家开始了对汪曾祺作品的跟踪研究。汪曾祺自己发表了《回到现实主义回到民族传统》一文,比较明确地表达了他的文学主张:“我也曾经接受过外国文学的影响,包括‘意识流’作品的影响,就是现在的某些作品也有外国文学的蛛丝马迹。但是,总的说来我还是要回到现实的、回到民族传统。这种现实主义是容纳各种流派的现实主义;这种民族传统是对外来文化的精华兼收并蓄的民族传统。路子应当更宽一些。”

年,应张家口文联之邀,去给当地青年作家讲课,趁便重访沙岭子农科所。

作“旧戏新编”《一匹布》。收《汪曾祺全集》卷七。

某月25日,作致徐城北信。收《汪曾祺全集》卷八。

约年1约18日,作致徐城北信。收《汪曾祺全集》卷八。

年,汪曾祺发表的作品数量不多,但小说《金冬心》、《日规》及散文《沈从文的寂寞》仍引起读者、评论界的注意。

2月7日,作《漫评〈烟壶〉》,刊《文艺报》年4月号。收《汪曾祺全集》卷三。

2月21日,作《谈风格》。“一个作家读很多书,但是真正影响到他的风格的,往往只有不多的作家,不多的作品。有人问我受哪些作家影响比较深,我想了想:古人里是归有光,中国现代作家是鲁迅、沈从文、废名,外国作家是契诃夫和阿索林。”“中国五十年代以前的短篇小说作家不受鲁迅影响的,几乎没有。”刊《文学月报》年第6期。收《汪曾祺全集》卷三。收《草木春秋》35。收《汪曾祺人生漫笔》62。收《中华散文珍藏本R26;汪曾祺卷》32。

2月,作《仓老鼠和老鹰借粮》;和年4月4日所作《螺蛳姑娘》一起,以《拟故事两篇》为题刊《中国作家》年第4期。收《汪曾祺全集》卷二13。

3月30日,作《老舍先生》,刊《北京文学》年第5期。收《汪曾祺全集》卷三。收《中华散文珍藏本?汪曾祺卷》12。收《草木春秋》8。

作《谈谈风俗画》,载《钟山》年第3期。收《汪曾祺全集》卷三。收《汪曾祺自述》40。收《中华散文珍藏本?汪曾祺卷》33。

作《传神》,刊《江城》年第3期。收《汪曾祺全集》卷三。

5月9日,作《翠湖心影》,载《滇池》年第8期。收《汪曾祺全集》卷三。收《汪曾祺自述》18。收《草木春秋》13。收《汪曾祺人生漫笔》24。

5月13日,作《泡茶馆》,载《滇池》年第9期。收《汪曾祺全集》卷三。收《汪曾祺自述》20。收《中华散文珍藏本?汪曾祺卷》6。收《汪曾祺人生漫笔》22。

5月19日,作《昆明的雨》,刊《北京文学》年第10期。收《汪曾祺全集》卷三。收《中华散文珍藏本?汪曾祺卷》25。收《草木春秋》12。收《汪曾祺人生漫笔》47。

6月5日,作小说《日规》(6月7日重写),刊《雨花》年第9期。收《汪曾祺全集》卷二14。小说中人物蔡德惠,曾见汪曾祺发表于《大公报》年3月7日的《蔡德惠》一文。

6月23日,作《水母》,刊《北京文学》年第11期。收《汪曾祺全集》卷三。

6月27日,作《葵?薤》,刊《北京文学》年第11期。收《汪曾祺全集》卷三。

11月7日,作《隆中游记》。收《草木春秋》21。

12月6日,作《跑警报》,载《滇池》年第3期。收《汪曾祺全集》卷三。收《汪曾祺自述》21。收《中华散文珍藏本?汪曾祺卷》7。收《草木春秋》14。

12月24日,作致朱德熙信,手迹见《汪曾祺自述》第页。收《汪曾祺全集》卷八。

德熙:

孔敬病想当见好。冬寒,你大概又要犯喘了,甚念。我前一阵血压高,近已平伏。

过两天要去参加作协代表大会,不发言,只是听会。我近几月很少写东西,为《滇池》写了两篇《昆明忆旧》:《跑警报》与《昆明的果品》。过了年想把评论集起来,集名《常谈集》。

即贺新年

曾祺上十二月廿四日

散文《老舍先生》获年度“北京文学奖”。

作《应该争取有思想的年轻一代——关于戏曲问题的冥想》,刊《新剧本》年第1期。收《汪曾祺全集》卷三。

作《故乡水》,刊《中国》年第2期。收《汪曾祺全集》卷三。

3月3日,作《人之所以为人——读〈棋王〉笔记》,刊《光明日报》年3月21日。收《汪曾祺全集》卷三。

作《细节的真实——习剧札记》,刊《北京文学》年第3期。收《汪曾祺全集》卷三。

作《昆明的果品》,含《梨》、《石榴》、《桃》、《杨梅》、《木瓜》、《地瓜》、《胡萝卜》、《核桃糖》、《糖炒栗子》九题,刊《滇池》(6)年第4期。收《汪曾祺全集》卷三。

作《我和民间文学》,刊《民间文学》年第4期。收《汪曾祺全集》卷三。

在年初结束的中国作家协会第四届会员代表大会上当选为理事。

5月22日,作《我是怎样和戏曲结缘的》,载《新剧本家》年第4期。收《汪曾祺全集》卷三。收《汪曾祺自述》34。

《晚饭花集》由人民文学出版社出版。这是新时期作者继《汪曾祺短篇小说选》之后的又一本小说集。收入作者年下半年至年下半年所写的短篇小说19篇(组),其中有6组,每组包括3个小短篇。

与梁清濂合作京剧剧本《裘盛戎》,发表在《新剧本》年第3期。收《汪曾祺全集》卷七。

6月9日,作《昆明的花》,含《茶花》、《樱花》、《兰花》、《缅桂花》、《粉团花》、《康乃馨?菖兰?夜来香》、《美人蕉和波斯菊》、《叶子花》、《报春花》九题,刊《滇池》年第3期。收《汪曾祺全集》卷三。

6(10)月,随中国作家代表团访问香港。

7月上旬,作《故人往事》,含《戴车匠》、《收字纸的老人》、《花瓶》、《如意楼和得意楼》四题,刊《新创作》年第2-3期。收《汪曾祺全集》卷二15。

8月18日,作《八仙》。收《汪曾祺全集》卷三。

作《生机》,含《芋头》、《豆芽》、《长进树皮里的铁蒺藜》三题,刊《丑小鸭》年第8期。收《汪曾祺全集》卷三。

小说《讲用》,刊《大西南文学》年第9期。收《汪曾祺全集》卷二16。

“中秋后一日”,作致朱德熙信。收《汪曾祺全集》卷八。

9月27日,作致朱德熙信。收《汪曾祺全集》卷八。

11月20日,作小说《詹大胖子》,与12月4日所作《幽冥钟》、12月12日所作《茶干》以《桥边小说三篇》为题,刊《收获》年第2期。收《汪曾祺全集》卷二17。

11月,作《从哀愁到沉郁——何立伟小说集〈小城无故事〉序》,刊《文学自由谈》

年第2期。收《汪曾祺全集》卷三。

12月12日,作《桥边小说三篇?后记》,刊《收获》年第2期。收《汪曾祺全集》卷三。

1月2日,作《沈从文先生在西南联大》,刊《人民文学》年第5期。收《汪曾祺全集》卷三。

1月9日,作《午门忆旧》,载《北京文学》年第5期。收《汪曾祺全集》卷三。收《汪曾祺自述》26。收《草木春秋》16。

1月13日,作《玉渊潭的传说》,刊《北京文学》年第5期。

2月1日,作致朱德熙信。收《汪曾祺全集》卷八。

作《香港的高楼和北京的大树》,刊《光明日报》年2月23日。收《汪曾祺全集》卷三。

作《用韵文想》,刊《剧本》年第3期。收《汪曾祺全集》卷四。后获北京市八六年度艺术评论奖。

作《一篇好文章》,刊《北京晚报》年4月19日。收《汪曾祺全集》卷四。所谈为耿鉴庭发表于《北京晚报》3月27日上的《朱光潜先生二三事》一文。

4月24日,作《关于小说的语言(札记)》,含《语言是本质的东西》《从众和脱俗》《神气?音节?字句》《小说语言的诗化》四题,刊《文艺研究》年第4期。收《汪曾祺全集》卷四。

作《故乡的食物》,含《炒米和焦屑》、《端午的鸭蛋》、《咸菜慈姑汤》、《虎头鲨》、《昂嗤鱼?砗螯?螺蛳?蚬子》、《野鸭?鹌鹑?斑鸠》、《鵽》、《蒌蒿?枸杞?荠菜?马齿苋》六题,刊《雨花》年第5期。收《汪曾祺全集》卷四。收《中华散文珍藏本?汪曾祺卷》19。收《草木春秋》23。后获得《雨花》颁发的“双沟散文奖”。

5月12日,作致江连农信。收《汪曾祺全集》卷八。

小说《虐猫》,刊《北京晚报》年6月10日。收《汪曾祺全集》卷二18。

6月9日,作《谈读杂书》,载《新民晚报》年7月8日。收《汪曾祺全集》卷四。收《汪曾祺自述》46(最后一篇)。

6月22日,作小说《八月骄阳》(二稿),刊《人民文学》年第9期。收《汪曾祺全集》卷二19。写老舍自沉事件。

7月5日,作小说《安乐居》,年10月在《北京晚报》连载。收《汪曾祺全集》卷二20。

作小说《毋忘我》,刊《北京晚报》年7月12日。收《汪曾祺全集》卷二21。

7月6日、7日,作致崔道怡信。收《汪曾祺全集》卷八。

7月8日,作《谈廉价书》,含《一折八扣书》、《扫叶山房》、《旧书摊》、《小镇书遇》、《鸡蛋书五四题,刊《群言》年第4期。收《汪曾祺全集》卷四。除《扫叶山房》外,馀四题又收《汪曾祺人生漫笔》54。

7月24日,在密云水库作《小小说是什么》,刊《小小说》(《文艺学习》)年第3期。收《汪曾祺全集》卷四。收《汪曾祺人生漫笔》66。

7月25日,在密云水库作京剧剧本《一捧雪》的《前言》。后与《一捧雪(旧戏新编)》一起刊《新剧本》年第5期。这是作者的一个尝试,他想对京剧的一些老本子进行改造,“让看老戏的过瘾,也吸引年轻观众。”他认为:“京剧的出路,就是要吸引现代主义的东西,老的东西不能一下改,改得面目全非。”

作《灵通麻雀》,刊《北京晚报》年7月28日。收《汪曾祺全集》卷四。

8月11日,作《晚翠文谈?自序》,载《天津文学》年第11期。收《汪曾祺全集》卷四。收《汪曾祺自述》36。

8月11日,作《有意思的错字》。收《汪曾祺全集》卷四。

8月12日,作《口味?耳音?兴趣》;9月6日,作《苦瓜是瓜吗?》;9月11日,作《咸菜和文化》。三篇以《吃食和文学》为总题,刊《作品》年第1期。收《汪曾祺全集》卷四。

作《博雅》,刊《北京晚报》年8月25日《北京晚报》。收《汪曾祺全集》卷四。

8月28日,作《他乡寄意》,刊《新华日报》年9月17日。收《汪曾祺全集》卷四。

作《沈括的幽默》,刊《北京晚报》年9月22日。收《汪曾祺全集》卷四。

根据在《随想录》座谈会上的发言整理而成的《责任应该由我们来担起》,载《文艺报》。

年9月27日。收《汪曾祺全集》卷四。

10月5日,作致陶阳信。收《汪曾祺全集》卷八。

作《苏三监狱》,刊《北京晚报》年10月16日。收《汪曾祺全集》卷四。

10月20日,作《云南茶花》,刊《北京文学》年第1期。收《汪曾祺全集》卷四。

11月17日,作《小说的散文化》,刊《八方》丛刊年第5辑。收《汪曾祺全集》卷四。

收《汪曾祺人生漫笔》68。

12月3日,作《张大千和毕加索》,刊《北京文学》年第2期。收《汪曾祺全集》卷四。

12月4日,作《八仙》,刊《北京文学》年第3期。收《汪曾祺全集》卷四。

12月5日,作《栈》,刊《北京文学》年第4期。收《汪曾祺全集》卷四。

12月14日,作《汪曾祺自选集?自序》。收《汪曾祺全集》卷四。

相对于前两年创作的沉寂,这一年汪曾祺发表的作品又多了起来。

秋,汪曾祺又一次回到故乡高邮。被聘为高邮县文联名誉主席。

本年,加入中国共产党。

六十七岁生日自题诗:“尚有三年方七十,看花犹喜眼双明。劳生且读闲居赋,少小曾谙陋室铭。弄笔偶成书四卷,浪游如得语千程(数得洛子程)。至今仍作儿时梦,自在飞腾遍体轻。六十七岁生日曾祺自寿”

作《昆明菜》,含《汽锅鸡》《火腿》《牛肉》《蒸菜》《诸菌》《乳扇、乳饼》《炒鸡蛋》《炒青菜》、《黑芥?韭菜花?茄子酢》九题,刊《滇池》年第1期。收《汪曾祺全集》卷四。

作《童歌小议》,含《少年谐谑》《儿歌的振兴》二题,刊《民间文学论坛》年第1期。收《汪曾祺全集》卷四。

春节“大年初一中午”,作《〈高邮风物〉序》,刊《雨花》年第11期。收《汪曾祺全集》卷四。

1月9日,作《林斤澜的矮凳桥》,含《林斤澜的桥》、《幔》、《人》、《涩》四题,《文艺报》年1月31日。收《汪曾祺全集》卷四。

作《再谈苏三》,刊《北京晚报》年1月10日。收《汪曾祺全集》卷四。

1月18日,作《宋朝人的吃喝》,刊《作家》年第6期。收《汪曾祺全集》卷四。

1月24日,作《贺路翎重写小说》,刊《人民日报》年2月24日。收《汪曾祺全集》卷四。收《汪曾祺人生漫笔》6。

2月16日,作《马铃薯》,刊《作家》年第6期。收《汪曾祺全集》卷四。

2月18日,作《腊梅花》,载《作家》年第6期。收《汪曾祺全集》卷四。收《汪曾祺自述》10。

2月21日,作《紫薇》,刊《作家》年第6期。收《汪曾祺全集》卷四。

2月23日,作致翁偶虹信。收《汪曾祺全集》卷八。

2月23日,作《金岳霖先生》,刊《读书》年第5期。收《汪曾祺全集》卷四。收《中华散文珍藏本?汪曾祺卷》11。收《草木春秋》9。收《汪曾祺人生漫笔》1。

作《观音寺》,载《滇池》年第6期。收《汪曾祺自述》23。收《草木春秋》15。收《汪曾祺人生漫笔》21。

2月26日,《文学报》报道:“著名作家、北京京剧院编剧汪曾祺最近在京光荣入党。”

与人合署名的《社会性?小说技巧》,载《人民文学》年第3期。

3月9日,作《苏三、宋士杰和穆桂英》,刊《北京文学》年第6期。收《汪曾祺全集》卷四。

与《人民文学》副主编崔道怡及林斤澜的对话《社会性?小说技巧》(根据录音整理)发表于《人民文学》年第3期。收《汪曾祺全集》卷八。

4月16日,汪曾祺随中国作家代表团赴云南访问。同行者有毕四海。

3月11日,作《滇南草木状》;5月4日,作《泼水节印象》;5月8日,作《大等喊》。三篇以《滇游新记》为题,刊《滇池》年第8期。收《汪曾祺全集》卷四。

3月21日,作《猴王的罗曼史》。收《汪曾祺全集》卷四。

3月21日,作《杜甫草堂?三苏祠?升庵祠》,刊《北京文学》年第5期。

收《汪曾祺全集》卷四。

3月24日,作《泰山拾零》,含《陈庙长》《经石峪》《快活三里》《讨钱》《泰山老奶奶》《绣球花》《山顶夜宴》《看日出》《耙和尚》《莱芜讴》十题,刊《文学家》年第1卷第2期。收《汪曾祺全集》卷四。

4月30日,作《建文帝的下落》,刊《大西南文学》年第12期。收《汪曾祺全集》卷四。

5月1日,作《杨慎在保山》,刊《大西南文学》年第12期。收《汪曾祺全集》卷四。

5月24日,作《吴三桂》,刊《北京文学》年第7期。收《汪曾祺全集》卷四。

5月,台湾《联合文学》第31期刊出“汪曾祺作品选”。

台湾新地出版社出版汪曾祺在台湾的第一个小说选集《寂寞与温暖》。

作《观音寺》,刊《滇池》年第6期。收《汪曾祺全集》卷四。

7月8日,作《鳜鱼》,刊《北京文学》年第11期。收《汪曾祺全集》卷四。

7月11日,作《锒铛》,刊《北京文学》年第12期。收《汪曾祺全集》卷四。

7月25日,作《家常酒菜》,含《拌菠菜》《拌萝卜丝》《干丝》《扦瓜皮》《炒苞谷》《松花蛋拌豆腐》《芝麻酱拌腰片》《拌里肌片》《塞馅回锅油条》《其他酒菜》十题,刊《中国烹饪》年第6期。收《汪曾祺全集》卷四。

作《戏台天地——〈古今戏曲楹联荟萃〉序》,刊《读书》年第8期。收《汪曾祺全集》卷四。是为高邮金实秋所编书写的序言。

8月1日,在北京作小说《瑞云——聊斋新义》1,刊《人民文学》年第3期。收《汪曾祺全集》卷二22。

8月17日,作《钓鱼台》。收《汪曾祺全集》卷四。

8月下旬,作《茱萸集?题记》。收《汪曾祺全集》卷四。是为在台湾出版的《茱萸集》所作。

9月,赴美国爱荷华,参加为期三个月的国际写作计划。其间开始写作系列小说“聊斋新义”,次年陆续发表。在此被爱荷华大学聘为荣誉研究员。

8月31日、9月2日,作致施松卿信。收《汪曾祺全集》卷八。

9月4日,作致施松卿信。收《汪曾祺全集》卷八。

9月6日,作致施松卿信。收《汪曾祺全集》卷八。

9月11日,作致施松卿信。收《汪曾祺全集》卷八。

9月12日,作致施松卿信。收《汪曾祺全集》卷八。

9月11日,在爱荷华作小说《黄英——聊斋新义》2,刊《人民文学》年第3期。收《汪曾祺全集》卷二23。

9月20日,在爱荷华作小说《蛐蛐——聊斋新义》3,刊《人民文学》年第3期。收《汪曾祺全集》卷二24。

9月20日,在爱荷华作《自序》。收《汪曾祺全集》卷四。

9月21日,在爱荷华作小说《石清虚——聊斋新义》4,刊《人民文学》年第3期。收《汪曾祺全集》卷二25。

9月22日、23日,作致施松卿信。收《汪曾祺全集》卷八。

9月29日,作致施松卿信。收《汪曾祺全集》卷八。

作《夏天的昆虫》,含《蝈蝈》《蝉》《蜻蜓》《刀螂》四题,刊《北京文学》年第9期。收《汪曾祺全集》卷四。

10月1日,在爱荷华作《林肯的鼻子》,刊《散文世界》年第4期。收《汪曾祺全集》卷四。

10月3日、5日、7日,作致施松卿信。收《汪曾祺全集》卷八。

10月中秋节、12日、13日、16日,作致施松卿信。收《汪曾祺全集》卷八。

10月20日,作致施松卿信。收《汪曾祺全集》卷八。

10月25、26、27日,作致施松卿信。收《汪曾祺全集》卷八。

10月30日,作致施松卿信。收《汪曾祺全集》卷八。

作《从桂林山水说到电视连续剧〈红楼梦〉》,刊《北京文学》年第10期。收《汪曾祺全集》卷四。

10月,应安格尔和聂华苓夫妇之邀,汪曾祺赴美国参加国际写作活动,历时三个多月。

11月15-16日、17日,作致施松卿信。收《汪曾祺全集》卷八。

11月19日,在爱荷华追记在耶鲁和哈佛的演讲,成文《中国文学的语言问题》,刊《文艺报》年1月16日。收《汪曾祺全集》卷四。收《汪曾祺人生漫笔》71。

11月22日,作致施松卿信。收《汪曾祺全集》卷八。

11月24、25日,作致施松卿信。收《汪曾祺全集》卷八。

12月6日、7日,作致施松卿信。收《汪曾祺全集》卷八。

作《文学语言杂谈》,刊《滇池》年第12期。收《汪曾祺全集》卷四。

12月,被聘为北京市艺术职务系列高级职务评审委员会委员,参加第一、二届艺术人员职务任职资格评审工作。

同年,被聘为北京京剧艺术院艺术咨询委员会委员。

这一年,汪曾祺创作丰收,除了不断在报刊发表新作外,在大陆和台湾各出版作品集一种:《汪曾祺自选集》在广西漓江出版社出版;《寂寞与温暖》在台湾新地出版社出版。

1月6日,作《〈市井小说选〉序》,刊《人民日报》年3月18日。收《汪曾祺全集》卷四。

1月12日,作《聊斋新义?后记》,刊《人民文学》年第3期。收《汪曾祺全集》卷四。

作《索溪峪》,刊《桃花源》年第1、2期。收《汪曾祺全集》卷四。

作《西南联大中文系》,收《精神的魅力》。收《汪曾祺全集》卷四。收《汪曾祺自述》17。收《汪曾祺人生漫笔》17。

3月,第一部文论集《晚翠文谈》由浙江文艺出版社出版。为什么取名《晚翠文谈》呢?作者在“自序”中说明:“这也像《千字文》一样,只是取其字面上有点诗意。这是‘夫子自道’么?也可以说是有那么一点。我自20岁起,开始弄文学,蹉跎断续,四十余年、而发表的东西比较多,则在60岁以后,真够‘费劲’的。呜呼,可谓晚矣。晚则晚矣,翠则未必。”

3月20日,作《自报家门》,载《作家》年第7(8)期。后获第三届《作家》奖。收《汪曾祺全集》卷四。收《汪曾祺自述》1。收《汪曾祺人生漫笔》27。

接受香港作家施叔青的访谈,题为《作为抒情诗的散文化小说》,刊《上海文学》年第4期。收《汪曾祺全集》卷八。收《汪曾祺人生漫笔》,作为“附”。

4月22日,作《〈到黑夜我想你没办法〉读后》,刊《北京文学》年第6期。收《汪曾祺全集》卷四。

5月15日,作《一个爱国的作家》,刊《人民日报(海外版)》年5月20日。收《汪曾祺全集》卷四。

5月26日,作《星斗其文,赤子其人》,刊《人民文学》年第7(8)期。收《汪曾祺全集》卷四。收《中华散文珍藏本?汪曾祺卷》10。收《草木春秋》7。收《汪曾祺人生漫笔》2。

作《悬空的人》,刊台湾《中时晚报》年6月3日。收《汪曾祺全集》卷四。收《汪曾祺人生漫笔》60。

作《字的灾难》,刊《光明日报》年6月5日。收《汪曾祺全集》卷四。

6月6日,作《踢毽子》,刊《中国体育报》年7月12日。收《汪曾祺全集》卷四。

6月10日,作《蒲桥集?自序》,刊《花城》年第2期。收《汪曾祺全集》卷四。

6月10日,作小说《双灯——聊斋新义》5,刊《上海文学》年第1期。收《汪曾祺全集》卷二26。

6月20日,作小说《画壁——聊斋新义》6,刊《北京文学》年第8期。收《汪曾祺全集》卷二27。

作小说《陆判——聊斋新义》7,刊《滇池》年第5期。收《汪曾祺全集》卷二28。

7月7日,作《漫话作家的责任感》,刊《文学自由谈》年第5期。收《汪曾祺全集》卷四。

作《多此一举》,含《信封上印画》、《工艺菜》二题,刊《光明日报》年7月10日。

收《汪曾祺全集》卷四。

作《退役老兵不“退役”》,刊《文艺报》年8月13日。收《汪曾祺全集》卷四。

7月11日,作《〈西方人看中国戏剧〉读后》,刊《文艺报》年8月20日。收《汪曾祺全集》卷四。

作《美国短简》,含《美国旗》、《夜光马杆》、《花草树》、《Graffiti》、《怀旧》

、《公园》六题,刊《上海文学》年第8期。收《汪曾祺全集》卷四。收《中华散文珍藏本?汪曾祺卷》29。

8月16日,作《认识到的和没有认识的自己》,载《北京文学》年第1期。收《汪曾祺全集》卷四。收《汪曾祺自述》45。收《汪曾祺人生漫笔》35。

8月24日,作《沈从文转业之谜》。收《汪曾祺全集》卷四。收《汪曾祺人生漫笔》3。

作《酒瓶诗画》,刊《光明日报》年9月11日。收《汪曾祺全集》卷四。

9月30日,作《关于“样板戏”》,载《文艺研究》年第3期。收《汪曾祺全集》卷四。收《汪曾祺自述》35。

9月底,《北京文学》杂志社举办“汪曾祺作品研讨会”。

9月,《茱萸集》由台湾联合文学出版社出版。

10月8日,作《甓射珠光》,刊《中国物资报》年11月17日。收《汪曾祺全集》卷四。

10月21日,作《早茶笔记(三则)》,含《断笔》、《八指头陀》、《耿庙神灯》三题,

刊《今古传奇》年第2期。收《汪曾祺全集》卷四。

11月7日,作《野鸭子是候鸟吗?——美国家书》,刊《经济日报》年11月20日。收《汪曾祺全集》卷四。

11月9日,作《淡淡秋光》,含《秋葵?凤仙花?秋海棠》、《香橼?木瓜?佛手》、《橡栗》、《梧桐》四题,刊《散文世界》年第1期。收《汪曾祺全集》卷四。

11月13日,作《小说陈言》,含《抓住特点》、《虚构》、《干净》三题,刊《小说选刊》年第1期。收《汪曾祺全集》卷四。收《汪曾祺人生漫笔》67。

作《吴大和尚和七拳半》,刊《人民日报》年12月7日。收《汪曾祺全集》卷四。收《中华散文珍藏本?汪曾祺卷》4。获该报散文征文一等奖。

12月7日,作小说《荷兰奶牛肉》,刊《钟山》年第2期。收《汪曾祺全集》卷二29。收《汪曾祺人生漫笔》25。

12月22日,作《冬天》,刊《中国作家》年第1期。

担任美孚飞马文学奖评委。

被聘为文汇文艺奖评委。

第一部散文集《蒲桥集》由作家出版社出版。

法文版小说集《受戒》由《中国文学》杂志社出版。

作《小学同学》,含《金国相》、《邱麻子》、《少年棺材匠》、《蒌蒿薹子》、《王居》五题,刊《北京文学》年第1期。收《汪曾祺全集》卷二32。

作《韭菜花》,刊《三月风》年第1期。收《汪曾祺全集》卷四。

1月7日,作《吴雨僧先生二三事》,刊《今古传奇》年第3期。收《汪曾祺全集》卷四。收《汪曾祺人生漫笔》4。

作《我的“解放”》,载《东方纪事》年第1期。收《汪曾祺全集》卷四。收《汪曾祺自述》30。

1月,《北京文学》与台北《联合文学》采取同步行动,同时刊出“来自大地的声音——汪曾祺作品探索”专辑。3月,散文集《蒲桥集》由作家出版社出版。编者将本书的简介别致地印在封面上,称:“有人说汪曾祺的散文比小说好。虽非定论,却有道理。此集诸篇,记人事,写风景,谈文化,述掌故,兼及草木鱼虫、爪果食物,皆有情致。间作小考证,亦可喜,娓娓丽谈,态度亲切,不矜持作态。文求雅洁,少雕饰,如行云流永,春初新韭,秋未晚菘,滋味近似。”

4月11日,在《新民晚报》的《读书乐》专栏发表四言诗一首,题为《我为什么写作》,全诗如下:

我事写作,原因无它:从小到大,数学不佳。

考入大学,成天泡茶。读中文系、看书很杂。

偶写诗文,幸蒙刊发。百无一用,乃成作家。

弄笔半纪,今已华发。成就甚少,无可矜夸。

有何思想,实近儒家。人道其理,抒情其华。

有何风格?兼容并纳。不今不古,文俗则雅。

与人无争,性情通达。如此而已,实在无啥。

4月18日,作《四方食事》,含《口味》《切脍》《河豚》《野菜》四题,刊《中国文化》

年创刊号。收《汪曾祺全集》卷四。

5月7日,作《中国戏曲和小说的血缘关系》,刊《人民文学》年第8期。收《汪曾祺全集》卷四。

作《晚岁渐于诗律细》,刊《光明日报》年5月28日。收《汪曾祺全集》卷四。

7月3日,作《王磐的〈野菜谱〉》,刊《中国文化》年第2期。

7月28日,作小说《快捕张三——聊斋新义》8,刊《小说家》年第6期。收《汪曾祺全集》卷二30。

8月,七场戏曲歌舞剧《大劈棺》在《人民文学》8月号发表。收《汪曾祺全集》卷七。

本年度,小说集《受戒》法文版由中国文学出版社出版,本书为该社《熊猫丛书》之一种,书中有汪曾祺的自传体散文《我的家》。

8月2日,作小说《同梦——聊斋新义》9,刊《小说家》年第6期。收《汪曾祺全集》卷二31。

8月16日,作《“无事此静坐”》,载《消费时报》年10月18日。收《汪曾祺全集》卷四。收《汪曾祺自述》25。收《汪曾祺人生漫笔》45。

作《和尚》,含《铁桥》、《静融法师》、《阎和尚》三题,刊《今古传奇》年第5期。收《汪曾祺全集》卷四。

9月16日,作《寻常茶话》,刊《光明日报》年3月20日。收《汪曾祺全集》卷四。收《中华散文珍藏本?汪曾祺卷》21。收《草木春秋》28。是应袁鹰所编《清风集》的约稿而作。

9月18日,作《〈沈从文传〉序》,刊《吉首大学学报》年第1、2期。收《汪曾祺全集》卷四。

10月作画,题画文字为:“吾乡阴城昔日有双耳陶壶出土,乡人称之为韩瓶,谓此韩世忠士卒所用水壶,以浸梅花可以结子。曾祺八九年十月偶写”见《汪曾祺自述》第页。

11月19日,作《皖南一到》,含《草木》《屯溪》《歙县》《黟县》《徽菜》五题,刊《花城》年第2期。收《汪曾祺全集》卷四。

11月27日,作《词曲的方言与官话》,刊《中国文化》年第2期。收《汪曾祺全集》卷四。

12月25日,作《艺术和人品》,刊《读书》年第3期。收《汪曾祺全集》卷四。是为悼念方荣翔而作。

英文版小说集《晚饭后的故事》由《中国文学》杂志社出版。

1月9日,作《马?谭?张?裘?赵——漫谈他们的演唱艺术》,刊《文汇月刊》年第2期。收《汪曾祺全集》卷四。所谈五人为马连良、谭富英、张君秋、裘盛戎、赵燕侠。

1月15日,画水仙金鱼,题诗二句:“宜入新春未是春,残笺宿墨隔年人。”

作《沽源》,载《济南日报》年1月10日。收《汪曾祺全集》卷四。收《汪曾祺自述》27。收《草木春秋》17。

作《沙岭子》,载《作家》年第3期。收《汪曾祺全集》卷四。收《汪曾祺自述》28。

作《愿他多多实验各种招数》,刊《文学评论家》年第3期。收《汪曾祺全集》卷四。是为山东枣庄作家毕四海将要出版的小说家写的序言。

1月30日(庚午年正月初四),作《初访福建》,含《漳州》、《云霄》、《东山》、《厦门》、《福州》、《武夷山》六题,刊《中国旅游报》年4月21日、28日。收《汪曾祺全集》卷四。

作《读一本新笔记体小说》,刊《光明日报》年2月13日。收《汪曾祺全集》卷四。是为王明义、龙冬、苏北、钱玉亮小说集《江南江北》写的序。

2月10,农历庚午年正月十五,作《七十书怀出律不改》:“悠悠七十犹耽酒,唯觉登山步履迟。书画萧萧馀宿墨,文章淡淡忆儿时。也写书评也作序,不开风气不为师。假我十年闲粥饭,未知留得几囊诗。”

2月24日,作散文《七十书怀》,载《现代作家》年第5期。收《汪曾祺全集》卷四。收《汪曾祺自述》32。叙述自己对生活、对文学的一些见解,特别对一些人说他的作品“淡化”表示不同看法。他说:“我的作品确实是比较淡的,但它本来就是那样,并没有经过一个‘化’的过程。我想了想,说我淡化,无非是说我没有写重大题材,没有写性格复杂的英雄人物,没有写强烈的、富于戏剧性的矛盾冲突。但这是我的生活经历,我的文化素养,我的气质所决定的。我没有经历过太高的波澜壮阔的生活,没有见过叱咤风云的人物,你叫我怎么写?我写作,强调真实,大都有过亲身感受、戏不能靠材料写作。我只能写我所熟悉的平平常常的人和事,或者如姜白石所说:‘世间小儿女’。我只能用平平常常的思想感情去了解他们,用平平常常的方法去表现他们。这结果就是淡。”他还诚恳地劝说有意学他的小青年:“不要这样。第一,不要‘学’任何人。第二,不要学我。我希望青年作家在起步的时候写得新一点,怪一点,朦胧一点,荒诞一点,狂妄一点,不要过早地归于平淡。三四十岁就写得很淡,那,到我这样的年纪,怕就什么也没有了。”

3月2日,作《知识分子的知识化》。收《汪曾祺全集》卷四。

作《〈知味集〉征稿小启》,刊《中国烹饪》年第8期。收《汪曾祺全集》卷四。收《草木春秋》29。

3月23日,作《作家谈吃第一集——〈知味集〉后记》,刊《中国烹饪》年第8期。收《汪曾祺全集》卷四。收《草木春秋》30。

作《人间草木》,含《山丹丹》《枸杞》《槐花》三题,刊《散文》年第3期。收《汪曾祺全集》卷五。

作《萝卜》,刊《十月》年第3期。收《汪曾祺全集》卷五。

作《步障:实物和常理》,刊《中国文化》年第3期。收《汪曾祺全集》卷五。

4月11日,作《“小山重叠金明灭”》,刊《中国文化》年第3期。收《汪曾祺全集》卷五。

作《五味》,刊《中国作家》年第4期。收《汪曾祺全集》卷五。

5月5日,作《闹市闲民》,刊《天涯》年第9期。收《汪曾祺全集》卷五。

5月8日,作《二愣子》,刊《天涯》年第9期。收《汪曾祺全集》卷五。

6月8日,作《赵树理同志二三事》,刊《今古传奇》年第5期。收《汪曾祺全集》卷五。收《草木春秋》10。收《汪曾祺人生漫笔》5。

6月30日,作《食道旧寻——〈学人谈吃〉序》,刊《中国烹饪》年11月号。收《汪曾祺全集》卷五。

7月12日,作《写字》,刊《八小时以外》年第10期。收《汪曾祺全集》卷五。

7月27日,作《呼雷豹》。收《汪曾祺全集》卷五。

在武汉大学写作函授助教进修班上讲课,根据录音整理成《小说的思想和语言》一文,刊《写作》年第4期。文章有言:“语言的暗示性、流动性这方面的问题,我在《写作》一九九〇年第七期上已经讲过,重复的内容就不再说了,只对语言的流动性作一点补充。”按:“一九九〇年第七期上”此文全集未见收录。

8月14日,作《蒲草集?小引》,是为将要在“文汇报增刊”上发表的文章写的引言。收《汪曾祺全集》卷五。

8月14日,作《〈水浒〉人物的绰号》,含《鼓上蚤和拼命三郎》、《浪子燕青及其他》二题,刊《文汇报》年2月6日。收《汪曾祺全集》卷五。

9月1日,作《多年父子成兄弟》,载《福建文学》年第1期。收《汪曾祺全集》卷五。收《汪曾祺自述》6。收《中华散文珍藏本?汪曾祺卷》9。收《草木春秋》32。收《汪曾祺人生漫笔》30。

9月24日,作《读〈萧萧〉》,刊《小说家》年第1期。收《汪曾祺全集》卷五。

10月3日,作小说《迟开的玫瑰或胡闹》,刊《香港文学》年第1期。收《汪曾祺全集》卷二33。

10月10日,作《人之相知之难也——为〈撕碎,撕碎,撕碎了是拼接〉而写》,刊《读书》年第2期。收《汪曾祺全集》卷五。所谈为一本含作家自白、作家谈作家、评论家谈作家之类文章的书。

10月25日,作《老学闲抄》,含《皇帝的诗》、《诗用生字》、《毛泽东用乡音押韵》三题,刊《鸭绿江》年第2期。收《汪曾祺全集》卷五。收《中华散文珍藏本?汪曾祺卷》16。

10月25日,作《贾似道之死》,刊《收获》年第1期。收《汪曾祺全集》卷五。又收《〈收获〉文库?散文卷?4》(上海:文汇出版社年8月第1版)。

11月24日,作《米线和饵块》。收《汪曾祺全集》卷五。

12月3日,作《蒲桥集?再版后记》。收《汪曾祺全集》卷五。

12月8日,作《城隍?土地?灶王爷》,刊《中国文化》年第4期。收《汪曾祺全集》卷五。收《中华散文珍藏本?汪曾祺卷》15。

12月24日,作《〈年关六赋〉序》。收《汪曾祺全集》卷五。是为阿成小说集写的序言。

本年度,中国文学出版社的《熊猫丛书》出版了英文版的汪曾祺短篇小说集《晚饭后的故事》。

约在年前后,在鲁迅文学院带了三个研究生,其中一个是魏志远。

作小说《捡烂纸的老头》,刊《新地》年第二卷第一期。收《汪曾祺全集》卷二34。

1月2日,作国画《回帘花影怒于潮》。

1月5日,作《美国女生——阿美利加明信片》,刊《经济日报》年1月15日。收《汪曾祺全集》卷五。

1月11日,作《正索解人不得——黑孩散文集〈夕阳正在西逝〉序》。收《汪曾祺全集》卷五。

1月15日,作致陶阳信。收《汪曾祺全集》卷八。

1月31日,作《随遇而安》,载《收获》年第2期。收《汪曾祺全集》卷五。收《汪曾祺自述》29。收《草木春秋》33。收《汪曾祺人生漫笔》32。又收《〈收获〉文库?散文卷?4》(上海:文汇出版社年8月第1版)。

2月18日(辛未年正月初四),作《雁不栖树》,刊《文汇报》年3月6日。收《汪曾祺全集》卷五。

七十一岁生日诗:“七十一岁弹指耳,苍苍来径已模糊。深居未厌新感觉,老学闲抄旧读书。百镒难求罪己诏,一钱不值升官图。元宵节也休空过,尚有风鸡酒一壶。”

某月“星期二”,作致范用信。收《汪曾祺全集》卷八。

某年6月28日,作致范用信。收《汪曾祺全集》卷八。

《〈沈从文传〉序》,刊《吉首大学学报》年第1、2期。

《人之相知之难也》,《读书》年第2期。

3月22日,写讫《释迦牟尼》,系为世界名人画传《释迦牟尼》集所撰,含《太子降生》、《出家》、《不成正觉,不离此座》、《降魔》、《成佛》、《初转法轮》、《衹树给孤独园》、《长生童子喻》、《摩登伽女》、《因人施教》、《目犍连故事》、《涅槃》十二节,后附《释迦牟尼大事年表》。收《汪曾祺全集》卷八。节选《太子降生》、《出家》、《不成正觉,不离此座》、《降魔》、《成佛》、《初转法轮》、《涅槃》七节,收《汪曾祺人生漫笔》,作为“其他”。

3月26日,作《美在众人反映中》,刊《天津文学》年第7期。收《汪曾祺全集》卷五。

4月,作小说《瞎鸟》,刊《新地》年第二卷第一期。收《汪曾祺全集》卷二35。

4月去云南。

5月,《蒲桥集》由作家出版社再版。作者特地写了再版后记,表示:“我很高兴,比初版时还要高兴。这说明人愿意看我的书。”

春天,再去云南。

作《何时一尊酒,重与细论文》,刊《文学自由谈》年第3期。收《汪曾祺全集》卷五。是为(陆)建华编写的《全国获奖爱情短篇小说选评》写的序言。“建华是我的小同乡,都是高邮人。”

5月2日,作《一种小说——魏志远小说集〈我以为你不在乎〉序》。收《汪曾祺全集》卷五。“魏志远算是我的学生,我在鲁迅文学院所带的研究生。”

5月11日,在北京作《觅我游踪五十年》,载《女声》年第8期。收《汪曾祺全集》卷五。收《汪曾祺自述》31。收《汪曾祺人生漫笔》26。

5月13日,作《汪曾祺自选集?重印后记》,刊《漓江》年冬季号。收《汪曾祺全集》卷五。

5月21日,在北京作《烟赋》,刊《十月》年第4期。收《汪曾祺全集》卷五。收《中华散文珍藏本?汪曾祺卷》22。这是为云南玉溪烟厂写的广告性文字。

5月,作《文化的异国》,刊《作家》年第6期。收《汪曾祺全集》卷五。收《中华散文珍藏本?汪曾祺卷》28。

5月28日,作小说《小芳》,刊《中国作家》年第5期。收《汪曾祺全集》卷二36。后获《中国作家》-年度优秀短篇小说奖。

5月下旬,由菲律宾椰风文艺社和《福建文学》编辑部联合举办的全国散文征文评奖活动在福州揭晓并举行颁奖仪式,汪曾祺的散文《多年父子成兄弟》获二等奖。

6月13日,作《徐文长的婚事》。收《汪曾祺全集》卷五。

6月17日,作《却老》。收《汪曾祺全集》卷五。收《汪曾祺人生漫笔》36。这是以给范泉的信的形式的文章。“最近重读《阅微草堂笔记》,原来是为印证鲁迅对此书的评价(我曾经认为鲁迅的评价偏高),却从书中发现纪晓岚的父亲纪姚安是个非常有意思的人,他的思想非常通达,因写了一篇散文《纪姚安的议论》,这是原先没有想到的。”“上个月,应台湾《联合日报副刊》之邀,写了一篇小文章。文章小,题目却大:《二十一世纪的文学》。我认为本世纪中国文学,颠来倒去,无非是两个方向的问题:一个是现实主义与现代主义的问题;一个是继承民族传统与接受外来影响的问题。”这两篇文章“全集”似均未见。

6月20日,作《我的家乡》,载《作家》年第10期。收《汪曾祺全集》卷五。收《汪曾祺自述》2。收《中华散文珍藏本?汪曾祺卷》1。收《草木春秋》31。收《汪曾祺人生漫笔》37。

6月30日,作小说《樟柳神》(出《夜雨秋灯录》),刊《上海文学》年第1期。收《汪曾祺全集》卷二37。

7月4日,作小说《明白官》(出《聊斋志异》),刊《上海文学》年第1期。收《汪曾祺全集》卷二38。

7月8日,作小说《牛飞》(据《聊斋志异》),刊《上海文学》年第1期。收《汪曾祺全集》卷二39。

7月末,在北京作《泰山片石》,含《序》、《泰山很大》、《碧霞元君》、《泰山石刻》、《担山人》、《扇子崖下》、《中溪宾馆》、《泰山云雾》八题,刊《绿叶》年创刊号。收《汪曾祺全集》卷五。收《中华散文珍藏本?汪曾祺卷》27。收《草木春秋》22。其中《序》、《泰山很大》、《碧霞元君》、《泰山石刻》又以《泰山片石》为题收《汪曾祺人生漫笔》48。这是汪曾祺和林斤澜、叶梦、张抗抗等十八位作家参加“散文笔会”后的记录。其中《泰山很大》一节中说:“写风景,是和个人气质有关的。徐志摩写泰山日出,用了那么多华丽鲜明的颜色,真是‘浓得化不开’。但我有点怀疑,这是写泰山日出,还是写徐志摩?我想周作人就不会这样写。周作人大概根本不会去写日出。我是写不了泰山的,因为泰山太大,我对泰山不能认同。我对一切伟大的东西总有点格格不入。”

8月16日,作《野人的执着》,刊《小说林》年第5期。收《汪曾祺全集》卷五。

9月15日,作《旅食集?自序》。收《汪曾祺全集》卷五。

9月19日,作《我的家》,载《作家》年第12期。收《汪曾祺全集》卷五。收《汪曾祺自述》3。收《汪曾祺人生漫笔》28。

10月12日,作小说《虎二题——聊斋新义》,含《老虎吃错人》、《人变老虎》二题,刊《小说林》年第1期。收《汪曾祺全集》卷二40。

11月5日,作《录音压鸟》。收《汪曾祺全集》卷五。

11月20日,作《初识楠溪江》,含《九级瀑》、《永恒的船桅》、《作家耕读古村庄》、《清清楠溪水》四题,刊《中国旅游报》年1月9日、23日。收《汪曾祺全集》卷五。

11月22日,作《关于〈沙家浜〉》,刊《八小时以外》年第6期。收《汪曾祺全集》卷五。收《汪曾祺人生漫笔》34。

11月,《受戒——汪曾祺自选集》由漓江出版社再版。作者于《重印后记》中说:“我的作品有读者,我真是一则以喜,一则以惧。我给了读者一些什么?我说过我希望我的作品有益于世道人心,我做到了么?能够做到么?”“我今年71岁,也许还能再写10年。这10年里我将更有意识地吸收西方现代化文学的影响。”“我相信21世纪的中国文学将是辉煌的。”

12月2日,作《捡石子儿(代序)》,含《关于空灵和平实》、《关于民族传统和外来影响》、《关于笔记体小说》、《关于中国魔幻小说》、《关于本书体例》五题。收《汪曾祺全集》卷五。“承人民文学出版社好意,要出我一本选集,我很高兴。”“我把作品大体上归了归类。小说部分以地方背景分。……散文部分是这样分的:记人的,写风景的,和人生杂论。”“我不大赞成用‘系年’的方法研究一个作者。我活了一帮子,我是一条整鱼(还是活的),不要把我切成头、尾、中段。何况,我是不值得‘研究’的。‘研究’这个词儿很可怕。”

12月20日,作《遥寄爱荷华——怀念聂华苓和保罗?安格尔》,刊《中华儿女》年第2期。收《汪曾祺全集》卷五。收《草木春秋》11。

12月25日,作《羊上树和老虎闻鼻烟儿》,刊《随笔》年第3期。收《汪曾祺全集》卷五。

作《一辈古人》,含《靳德斋》、《张仲陶》、《薛大娘》三篇,刊《北方文学》年第12期。收《汪曾祺全集》卷五。收《中华散文珍藏本?汪曾祺卷》3。收《汪曾祺人生漫笔》41。

本年,作者开始撰写自传体系列散文《逝水》、与吉林《作家》杂志相约,在该刊陆续发表,10月号发表了这组散文的第一篇:《我的家乡》。

七十二岁生日诗:“不觉七旬过二矣,何期幸遇岁交春。鸡豚早办须兼味,生菜偏宜簇五辛。薄禄何如饼在手,浮名得似酒盈樽。寻常一饱增惭愧,待看沿河柳色新。”

1月8日,作《书画自娱》,刊《新民晚报》年2月1日。收《汪曾祺全集》卷五。

1月15日,作《岁交春》。收《汪曾祺全集》卷五。

作《自得其乐》,刊《艺术世界》年第1期。收《汪曾祺全集》卷五。收《中华散文珍藏本?汪曾祺卷》8。收《草木春秋》34。收《汪曾祺人生漫笔》46。

作《本命年和岁交春》,刊《新民晚报》年2月3日。收《汪曾祺全集》卷五。

2月9日,作《西窗雨》,刊《外国文学评论》年第2期。收《汪曾祺全集》卷五。

作《随笔写生活》,刊《文汇读书周报》年2月22日。收《汪曾祺全集》卷五。谈“新笔记小说”。

2月22日,作《我的祖父母》,载《作家》年第4期。收《汪曾祺自述》4。(据“全集”:年1月22日,作《我的祖父祖母》,刊《作家》年第4期。收《汪曾祺全集》卷五。似误,因文章最后一段有云:“一九九一年十月,我回了一趟家乡,我的妹妹、弟弟说我长得像祖母。”)

作《旧病杂忆?对口》、《旧病杂忆?疟疾》,载《济南日报》年5月9日;2月22日作《旧病杂忆?牙疼》,载《济南日报》年8月1日。收《汪曾祺全集》卷五。收《汪曾祺自述》11。其中《疟疾》、《牙疼》二题又以《旧病杂忆》为题收《汪曾祺人生漫笔》20。

2月24日,作《偶笑集》,含《烧糊了洗脸水》《职业习惯》《济公的幽默》《世界通用汉语》四题,刊《羊城晚报》年3月15日。收《汪曾祺全集》卷五。

2月,在北京作《猴年说命》,刊《解放日报》年2月23日。收《汪曾祺全集》卷五。

作旧诗《回乡杂咏》,含《水乡》、《镇国塔偈》、《宋城残迹》、《文游台》、《盂城驿》、《高邮王氏纪念馆》、《王家亭》、《佛寺》、《忆荷花亭吃茶》、《北海谣——题北海大酒店》、《虎头鲨歌》、《为高邮市政协礼堂写六尺宣纸大字》十二题,刊《雨花》年第2期。收《汪曾祺全集》卷八。

3月3日,作《日子就这么过来了——徐卓人小说集〈你先去彼岸〉序》。收《汪曾祺全集》卷五。“这两年我给好几个青年作家的集子写了序,成了写序专业户。”

3月21日,作《菰蒲深处?自序》。收《汪曾祺全集》卷五。

3月22日,作《读剧小扎》,含《玉堂春》、《四进士》二题,刊《新剧本》年第3期。收《汪曾祺全集》卷五。

4月6日,作《四川杂忆》,含《四川是个好地方》、《成都》、《眉山》、《乐山》、《洪椿坪》、《北温泉》、《新都》、《大足》、《川菜》、《川剧》十题,刊《四川文学》年第8期。收《汪曾祺全集》卷五。《成都》、《眉山》、《大足》、《川菜》、《川剧》其中《成都》、《眉山》、《大足》、《川菜》、《川剧》又以《四川杂忆》为题收《汪曾祺人生漫笔》49。

4月14日,作《故乡的野菜》,刊《钟山》年第3期。收《汪曾祺全集》卷五。

4月22日,作《汪曾祺小品?自序》。收《汪曾祺全集》卷五。

4月,散文集《旅食集》由广东旅游出版社出版,汪曾祺在“自序”中说:“本集取名‘旅食’,并无杜甫的悲辛之感,只是说明这里的文章都是记旅游与吃食而已。”

5月7日,作《豌豆》;5月10日,作《黄豆》;5月11日,作《绿豆》;5月12日,作《扁豆》、《芸豆》;5月13日,作《小豆》;5月17日,作《豇豆》。以《食豆饮水斋闲笔》为题合刊《长城》年第2期。这七则,又加上《蚕豆》,又以同题刊《旅潮》年第7、8期。收《汪曾祺全集》卷五。

5月28日,作《我的父亲》,载《作家》年第8期。收《汪曾祺全集》卷五。收《汪曾祺自述》5。

6月10日,作《傻子》。收《汪曾祺全集》卷五。

6月10日,作《大妈们》,刊《美文》年创刊三号。收《汪曾祺全集》卷五。

6月14日,作《“样板戏”谈往》,含《样板戏》、《三结合》、《“三突出”和“主题先行”》、《样板团》、《经验》五题,刊《长城》年第1期。收《汪曾祺全集》卷五。收《汪曾祺人生漫笔》33。

6月25日,作《豆腐》。收《汪曾祺全集》卷五。

6月,“酷暑中作”《徐文长论书画》,含《文长书画的来源》、《论书与画的关系》、《论庄逸工草》、《论“侵让”?李北海和赵子昂》、《论变》五题,刊《中国文化》年第6期。收《汪曾祺全集》卷五。

7月5日,作《新校舍》,载《芒种》年第10期。收《汪曾祺全集》卷五。收《汪曾祺自述》19。收《中华散文珍藏本?汪曾祺卷》5。

7月11日,作《我的母亲》,载《作家》年第2期。收《汪曾祺全集》卷五。收《汪曾祺自述》7。收《汪曾祺人生漫笔》29。

7月12日,作《大莲姐姐》,载《作家》年第4期。收《汪曾祺全集》卷五。收《汪曾祺自述》8。

7月18日,“北京酷暑”中作《相看两不厌——先燕云散文集序》。收《汪曾祺全集》卷五。

7月23日,作小说《护秋》,刊《收获》年第1期。收《汪曾祺全集》卷二41。

7月27日,作小说《尴尬》,刊《收获》年第1期。收《汪曾祺全集》卷二42。

8月6日,作《我的小学》,载《作家》年第6期。收《汪曾祺全集》卷五。收《汪曾祺自述》13。

8月24日,作《我的初中》,载《作家》年第8期。收《汪曾祺全集》卷五。收《汪曾祺自述》14。收《汪曾祺人生漫笔》16。

9月7日,作《干丝》,刊《家庭》年第3期。收《汪曾祺全集》卷五。

9月7日,作《怀念德熙》。收《汪曾祺全集》卷五。

9月9日,作《肉食者不鄙》,含《狮子头》《镇江肴蹄》《乳腐肉》《腌笃鲜》《东坡肉》《霉干菜烧肉》《黄鱼鲞烧肉》《火腿》《腊肉》《夹沙肉?芋泥肉》《白肉火锅》《烤乳猪》12题,刊《家庭》年第3期。收《汪曾祺全集》卷五。

9月14日,作《鱼我所欲也》,含《石斑》《鳜鱼》《鲥鱼?刀鱼?鮰鱼》《黄河鲤鱼》《虎头鲨和昂嗤鱼》《鳝鱼》六题,刊《家庭》年第1期。收《汪曾祺全集》卷五。

9月25日,作《谈题画》,刊《今晚报》年10月6日。收《汪曾祺全集》卷五。

作《悔不当初》。收《汪曾祺人生漫笔》31。

10月2日,作《又读〈边城〉》,刊《读书》年第1期。收《汪曾祺全集》卷五。“《边城》是一个怀旧的作品,一种带着痛惜情绪的怀旧。《边城》是一个温暖的作品,但是后面隐伏着作者的很深的悲剧感。”“《边城》的语言是沈先生盛年的语言,最好的语言。既不似初期那样的放笔横扫,不加节制;也不似后期那样的过事雕琢,流于晦涩。”收《草木春秋》37。

10月19日,作《后台》,含《道具树》《凝视》《大姐》《酆》《黑妞》四题,刊《江南》年第2期。收《汪曾祺全集》卷五。

作《对读者的感谢》,刊《文汇报》年10月25日。收《汪曾祺全集》卷五。

10月29日,作《〈当代散文大系〉总序》,刊《当代作家评论》年第1期。收《汪曾祺全集》卷五。

10月31日,作《汪曾祺散文随笔选集?自序》。收《汪曾祺全集》卷五。

10月,《汪曾祺小品》由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出版。作者在“自序”中指出:“小品文崛起这个现象,是和另一个更大的文学现象,即散文的振兴密不可分的。小品文是散文的组成部分,如果其它散文体裁不兴旺,只是小品文一枝独秀,是不可能的……小品文可以使读者得到一点带有文化气息的、健康的休息。小品文为人所爱读,也许正因为悠闲。小品文可以使读者增长一点知识,虽然未必有用。至于所讲的道理,当然是可听可不听的。”作者还宣称:“学元不暇,贤于博奕,是我写小品文的态度。”

11月22日,作小说《鲍团长》,刊《小说家》年第2期。收《汪曾祺全集》卷二43。

作喜剧小品《讲用》,刊《新剧本》年第6期。收《汪曾祺全集》卷七。

12月8日,作《一个过时的小说家的笔记——曾明了小说集〈风暴眼〉代序》。收《汪曾祺全集》卷五。

12月26日,作《语文短简》,含《普通而又独特的语言》、《读诗不可抬杠》、《想象》三题,刊《语文报》年3月23日。收《汪曾祺全集》卷五。收《汪曾祺人生漫笔》50。

12月31日,作《岁朝清供》。收《汪曾祺全集》卷五。收《汪曾祺人生漫笔》44。

12月,《中国当代作家选集丛书?汪曾祺》由人民文学出版社出版。小说部分以地方背景分,主要是江苏高邮、昆明、北京、张家口等;散文则分为记人的、写风景的和人生杂论等。

作《悔不当初》。收《汪曾祺全集》卷五。

作《晚年》,刊《美文》年创刊号。收《汪曾祺全集》卷五。

1月13日,作《昆明的吃食》,含《几家老饭馆》《过桥米线?汽锅鸡》《米线饵块》《点心和小吃》,刊《随笔》年第3期。收《汪曾祺全集》卷五。

1月29日,作《花》,含《荷花》《报春花,毋忘我》《绣球》《杜鹃花》《木香华》五题,刊《收获》年第4期。收《汪曾祺全集》卷五。

2月2日,作《昆虫备忘录》,含《复眼》《蚂蚱》《花大姐》《独角牛》《磕头虫》《蝇虎》《狗蝇》七题,刊《大家》年第1期。收《汪曾祺全集》卷五。

2月12日,作《故乡的元宵》,刊《武汉晚报》年3月18日。收《汪曾祺全集》卷五。

作《昆明年俗》,含《铺松毛》《贴唐诗》《劈甘蔗》《掷升官图》《嚼葛根》五题,刊《文汇报》年2月17日。收《汪曾祺全集》卷五。

2月17日,作《学话常谈》,含《惊人与平淡》、《方言》、《幽默》三题。收《汪曾祺人生漫笔》51。收《汪曾祺全集》卷六。

作《手把肉》,刊《新苑》年第2、3期。收《汪曾祺全集》卷六。

作《谈幽默》,刊《大众生活》年创刊号。收《汪曾祺全集》卷五。收《汪曾祺人生漫笔》52。

2月12日,作《故乡的元宵》。收《汪曾祺人生漫笔》40。

作《地质系同学》,刊《新生界》年第2期。收《汪曾祺全集》卷六。收《汪曾祺人生漫笔》18。

3月1日,作《推荐〈孕妇和牛〉》。收《汪曾祺全集》卷六。所谈系铁凝小说,认为“这篇小说‘俊得少有’”。

3月2日,作《推荐〈秋天的钟〉》。收《汪曾祺全集》卷六。所谈系萌娘小说,发表于《人民文学》年7、8月合刊。

3月6日,作《红豆相思——读陈寅恪〈柳如是别传?缘起〉》。收《汪曾祺全集》卷六。“寅恪先生之于柳如是,可谓一往情深。《别传》是传记,又是一个长篇的抒情散文,既是真实的,又是诗意的。至于文章的潇洒从容,姿态横生,尤其馀事。”

3月7日,作《阿索林是古怪的——读阿索林〈塞万提斯的未婚妻〉》。收《汪曾祺全集》卷六。

3月7日,作《午门》。收《汪曾祺全集》卷六。

3月15日,作《胡同文化——摄影艺术集〈胡同之没〉序》。收《汪曾祺全集》卷六。收《草木春秋》5。收《汪曾祺人生漫笔》55。

3月20日,作《老董》,刊《追求》年第10期。收《汪曾祺全集》卷六。

3月23日,作《白马庙》,载《大家》年第1期。收《汪曾祺全集》卷六。收《汪曾祺自述》24。

3月24日,作《榆树村杂记?自序》。收《汪曾祺全集》卷六。

3月26日,作《独坐小品?自序》。收《汪曾祺全集》卷六。

4月5日,作《要面子——读威廉?科贝特〈射手〉》。收《汪曾祺全集》卷六。

4月19日,作《文游台》,刊《散文天地》年第5期。收《汪曾祺全集》卷六。

4月19日,作《露筋晓月》,刊《散文天地》年第3期。收《汪曾祺全集》卷六。

作《祈难老》,载《火花》年第4期。收《汪曾祺全集》卷五。收《汪曾祺自述》33。

5月23日,作《文集自序》。收《汪曾祺全集》卷六。

5月28日,作小说《黄开榜的一天》,刊《精品》年创刊号。收《汪曾祺全集》卷二44。

6月1日,作《看画》。收《汪曾祺全集》卷六。收《草木春秋》6。

6月19日,作《却顾所来径,苍苍横翠微——小说回顾》,刊《小说月报》年第3期。收《汪曾祺全集》卷六。收《草木春秋》36。

6月21日,作《草花集?自序》。收《汪曾祺全集》卷六。

作《贴秋膘》,刊《中国美食家》年试刊号。收《汪曾祺全集》卷六。

6月,以故乡高邮为背景的小说集《菰蒲深处》在浙江文艺出版社出版,内有关于《受戒》和《大淖记事》两个名篇的写作体会文章。在“启序”中。作者对有把他归人乡土文学作家之列表示“我不大同意”。他认为,“乡土文学概念不清,而且有很大歧义。”他说:“我的小说有点水气,却不那么土气。还是不要把我纳入乡土文学的范围为好。”

接着,《汪曾祺散文随笔选集》作为《当代散文大系》之一种在沈阳出版社出版,汪曾祺为这一散文大系丛书写了“总序”。他在“总序”中简略地回顾了中国散文源远流长的发展史,评介了中国新文学运动各个阶段的散文创作,并对新时期以来蓬勃兴起的现况发表了自己的看法。他乐观地预言:“中国散文的前景是辉煌的。”

7月9日,作小说《小姨娘》,刊《小说家》年第6期。收《汪曾祺全集》卷二45。

7月17日,作小说《忧郁症》,刊《小说家》年第6期。收《汪曾祺全集》卷二46。

7月21日,作小说《仁慧》,刊《小说家》年第6期。收《汪曾祺全集》卷二47。

7月28日,作《裘盛戎二三事》。收《汪曾祺全集》卷六。收《汪曾祺人生漫笔》12。

7月31日,作小说《露水》,刊《十月》年第6期。收《汪曾祺全集》卷二48。

年8月3日,在湖南娄底演讲,8月17日在北京追记成文,题《思想?语言?结构》,刊《大地》年第3-4期。收《汪曾祺全集》卷六。

8月13日,作《文章杂事》,文内又在开头题《写字?画画?做饭》,刊《今日生活》年第6期。收《汪曾祺全集》卷六。

8月21日,作小说《生前友好》,刊《大公报》年1月20日。收《汪曾祺全集》卷二49。

8月22日,作小说《红旗牌轿车》,刊《北京文学》年第1期。收《汪曾祺全集》卷二50。

8月27日,作小说《子孙万代》,刊《大公报》年12月1日。收《汪曾祺全集》卷二51。

8月,作《名实篇》,刊《中国名牌》年第4期。收《汪曾祺全集》卷六。

作《栗子》,刊《家庭》年第8期。收《汪曾祺全集》卷六。

9月8日,作《自序?我的世界》。收《汪曾祺全集》卷六。

9月11日,作《创作的随意性》。收《汪曾祺全集》卷六。

9月12日,作《读诗抬杠》。收《汪曾祺全集》卷六。

9月17日,作《诗与数字》。收《汪曾祺全集》卷六。

9月28日,作《沙弥思老虎》,刊《长春日报》年9月23日。收《汪曾祺全集》卷六。

9月,散文随笔集《榆树村杂记》由中国华侨出版社出版,同月,另一个散文随笔集《草花集》由成都出版社出版。

10月4日,作《塔上随笔?序》。收《汪曾祺全集》卷六。

10月9日,作《金陵王气》,载《银潮》年第9期。收《汪曾祺全集》卷六。收《汪曾祺自述》15。

10月14日,作《美——生命——〈沈从文谈人生〉代序》,刊《中华散文》年第1期。收《汪曾祺全集》卷六。收《汪曾祺人生漫笔》61。

10月26日,作小说《卖眼镜的宝应人》,刊《中国作家》年第2期。收《汪曾祺全集》卷二52。

10月,《汪曾祺文集》由江苏文艺出版社出版。这是对汪曾祺近半个世纪文学创作道路的一次回顾与总结。文集分四卷,总共万字。一为小说卷,收入小说48篇;二为散文卷,收入散文62篇;三为文论卷,收入文论55篇;四是戏曲剧本卷,收《范进中举》、《裘盛戎》、《沙家浜》等8个剧本。

《汪曾祺文集》出版后受到读者热烈欢迎,第一版套一销而空,两年内连续印了三次。后荣获江苏省人民政府颁发的第三届江苏省文学艺术奖。

11月3日,作《老年的爱憎》,刊《钟山》年第1期。收《汪曾祺全集》卷六。收《汪曾祺人生漫笔》58。

11月18日,作《继母》,刊《大家》年第2期。收《汪曾祺全集》卷六。收《汪曾祺人生漫笔》57。

12月,散文集《老学闲抄》在陕西人民出版社出版。

作《散文应是精品》。收《汪曾祺全集》卷六。

这一年,散文《故乡的野莱》获《钟山》杂志主办的“泥池杯”同题散文征文一等奖。

本年,《中国当代名人随笔?汪曾祺卷》由陕西人民出版社出版。

1月8日,台湾《中国时报》主办为期一周的“从一九四〇到一九九〇——两岸三边华文小说研讨会“,汪曾祺以衔接四十年代的重要小说家身份应邀赴台与会。

初,汪曾祺纪实专题片《梦故乡》(上、下集),在江苏电视台首播。汪曾祺应邀为本片写了主题歌《我的家乡在高邮》。

2月15日,作小说《辜家豆腐店的女儿》,刊《收获》年第3期。收《汪曾祺全集》卷二53。

2月15日,作《七载云烟》,含《天地一瞬》、《骑了毛驴考大学》、《斯是陋室》、《不衫不履》、《采薇》、《一束光阴付苦茶》、《水流云在》八题。载《中国作家》年第4期。收《汪曾祺全集》卷六。收《汪曾祺自述》16。收《汪曾祺人生漫笔》19。

作小说《要帐》,刊《平顶山时报》年3月2日。收《汪曾祺全集》卷二54。

3月1日,作致陶阳信。收《汪曾祺全集》卷八。

3月1日,作《小滂河的水是会再清的(代序)》。收《汪曾祺全集》卷六。系为陶阳诗集《扶桑风情》而作。

3月23日,作《马道士》;3月27日,作《五坛》。二者以《道士二题》为题刊《长城》年第5期。收《汪曾祺全集》卷六。

4月21日,作《长城漫忆》,刊《长城》年第1期。收《汪曾祺全集》卷六。

作《文人与书法》(根据谈话整理),刊《中国书法》年第5期。收《汪曾祺全集》卷六。

作《夏天》,刊《大家》年第6期。收《汪曾祺全集》卷六。

作《一技》,含《珠花》《发蓝点翠》《葡萄常》三题,刊《大家》年第6期。收《汪曾祺全集》卷六。

7月,作《中学生文学精读〈沈从文〉》,含《前言》《〈边城〉题解》《〈边城〉赏析》《〈牛〉题解》《〈牛〉赏析》《〈丈夫〉题解》《〈丈夫〉赏析》《〈贵生〉题解》《〈贵生〉赏析》九题。收《汪曾祺全集》卷六。系为三联书店(香港)有限公司编选的《沈从文》一书所写。

8月,作《大地》,含《祈祷》《雹子》《雪湖》三题,刊《大地》年第9期。收《汪曾祺全集》卷六。

8月,作《濠河逝水——代序》。收《汪曾祺全集》卷六。是为黄步千小说集所写。

《使这个世界更诗化》,刊《读书》年第10期。收《汪曾祺全集》卷六。收《汪曾祺人生漫笔》72。

9月,《异秉——汪曾祺人生小说选》由甘肃文化出版社出版。

11月30日,作《〈中国京剧〉序》。收《汪曾祺全集》卷六。是为徐城北书写的序。

作小说《祁茂顺》,刊《钱江晚报》年12月29日。收《汪曾祺全集》卷二55。

作《春兰?世界华文微型小说获奖作品评语》,含《小站歌声》、《除法》、《新式扑克游戏》三题。收《汪曾祺全集》卷八。

作散文《草巷口》,刊《雨花》年第1期。收《汪曾祺全集》卷六。

春节,作小说《鹿井丹泉》,刊《上海文学》年第7期。收《汪曾祺全集》卷二56。

3月25日,作小说《喜神》。刊《收获》年第4期,“短文两篇”之一。收《汪曾祺全集》卷二57。收《〈收获〉文库?散文卷?5》(上海:文汇出版社年8月第1版)。

3月25日,作小说《丑脸》,刊《收获》年第4期,“短文两篇”之一。收《汪曾祺全集》卷二58。收《〈收获〉文库?散文卷?5》(上海:文汇出版社年8月第1版)。

作小说《兽医》。刊《收获》年第4期。收《汪曾祺全集》卷二59。

4月8日,作小说《水蛇腰》,刊《中国作家》年第4期。收《汪曾祺全集》卷二60。后获《中国作家》小小说征文佳作奖。

6月,作《矮纸集?题记》。收《汪曾祺全集》卷六。

作小说《熟藕》,刊《长江文艺》年第6期。收《汪曾祺全集》卷二61。

春,应台湾《联合时报》邀请,汪曾祺赴台参加“两岸三边文学问题座谈会”。

夏,散文《故乡的野菜》获中共江苏省委宣传部举办的“江苏省第二届报刊优秀文学作品‘蝶美杯’评奖”散文一等奖。

作小说《公冶长》,刊《平顶山日报》年8月7日。收《汪曾祺全集》卷二65。

9月2日,作《难得最是得从容——〈裘盛戎影集〉前言》,刊《新剧本》年第6期。收《汪曾祺全集》卷六。

9月22日,作小说《薛大娘》,刊《山花》年第1期。收《汪曾祺全集》卷二62。

9月22日,作小说《莱生小爷》,刊《山花》年第1期。收《汪曾祺全集》卷二63。

作小说《窥浴》,刊《作品》年第9期。收《汪曾祺全集》卷二64。

“年岁暮”,作小说《钓鱼巷》,刊《大家》年第2期。收《汪曾祺全集》卷二66。

作电影文学剧本《炮火中的荷花》(根据孙犁小说改编),刊《电影创作》年第4期。收《汪曾祺全集》卷七。

1月,作《〈吃的自由〉序》。收《汪曾祺全集》卷六。是为“符先生”之书所写。

1月,作《题画二则》,刊《随笔》年第3期。收《汪曾祺全集》卷六。

1月,散文集《五味集》由台湾幼狮文化事业公司出版。

1月22日,作小说《关老爷》,刊《小说界》年第3期。收《汪曾祺全集》卷二67。

作小说《唐门三杰》,刊《天涯》年第4期。收《汪曾祺全集》卷二68。

春节,作《晚翠园曲会》,载《当代人》年第5期。收《汪曾祺全集》卷六。收《汪曾祺自述》22。收《汪曾祺人生漫笔》23。

3月6日,作《万寿宫丁丁响(代序)》,刊《芙蓉》年第2期。收《汪曾祺全集》卷六。是为废名之子冯思纯所编废名小说选集写的序。

3月27日,作《果蔬秋浓》,含《水果店》《果蔬秋浓》《逐臭》三题,刊《小说》年第4期。收《汪曾祺全集》卷六。

3月27日,作《颜色的世界》,刊《小说》年第4期。收《汪曾祺全集》卷六。

作《彩云聚散》,含《蕉叶白》《田黄》《珍珠》三题,刊《中国珠宝首饰》年第3期。收《汪曾祺全集》卷六。

3月,小说集《矮纸集》由长江文艺出版社出版,在为本书写的《题记》中,作者意味深长地写了这样一段话:“陆放翁诗云:‘矮纸斜行闲作草,晴窗细乳戏分茶。’我很喜欢这两句诗,因名此集为《矮纸集》。‘闲作草’、‘戏分茶’是一种闲适的生活。有一位作家把我的作品归于‘闲适类’,我不能辞其咎。但我并不总是很闲适,有时甚至是愤慨的,如《天鹅之死》。明眼人不难体会到。”

3月,散文集《逝水》在中国青年出版社出版。

4月3日,作《哀哀父母,生我劬劳(代序)》。收《汪曾祺全集》卷六。是为《走近名人文丛》而写。

4月9日,作《果园的收获》。收《汪曾祺全集》卷六。

4月15日,作《国风文丛总序》。收《汪曾祺全集》卷六。收《草木春秋》38。

4月21日,作小说《死了》,刊《天涯》年第4期。收《汪曾祺全集》卷二69。

作小说《小嬢嬢》,刊《收获》年第4期。收《汪曾祺全集》卷二70。

作小说《合锦》,刊《收获》年第4期。收《汪曾祺全集》卷二71。

5月27日,作小说《可有可无的人》,刊《当代》年第6期。收《汪曾祺全集》卷二72。

作《再淡一些——〈文牧散文选〉序》,刊《长春日报》年7月15日。收《汪曾祺全集》卷六。

7月23日,作小说《百蝶图》,刊《中国作家》年第6期。收《汪曾祺全集》卷二73。

7月,小说《水蛇腰》获《小说选刊》优秀作品奖。

8月5日,作小说《不朽》,刊《中国城乡金融报》年8月8日。收《汪曾祺全集》卷二74。

8月14日,作小说《三列马》,与8月15日作《大尾巴猫》、8月17日作《去年属马》一起,以《当代野人系列三篇》为题,刊《小说》年第1期。收《汪曾祺全集》卷二75。

8月,作《师恩母爱——怀念王文英老师》,载《江苏教育报》年9月9日。收《汪曾祺全集》卷六。收《汪曾祺自述》12。

作小说《名士和狐仙》,刊《中国城乡金融报》年9月6日(《大家》年第2期)。收《汪曾祺全集》卷二76。

作《书到用时》,刊《书友周报》年9月10日。收《汪曾祺全集》卷六。

9月初,作小说《吃饭——当代野人》,刊《当代》年第6期。收《汪曾祺全集》卷二77。

9月26日(中秋),作《北京的秋花》,含《桂花》、《菊花》、《秋葵、鸡冠、凤仙、秋海棠》、《黄栌、爬山虎》四题,刊《北京晚报》年10月28日。收《汪曾祺全集》卷六。

10月5日,作小说《礼俗大全》,刊《大家》年第5期。收《汪曾祺全集》卷二78。

10月28日,作《草木春秋》,含《木芙蓉》、《南瓜子豆腐和皂角仁甜菜》、《车前子》、《紫穗槐》、《阿格头子灰背青》、《花和金鱼》六题,刊《收获》年第1期。收《汪曾祺全集》卷六。收《草木春秋》4。

11月17日,作《关于于会泳》。收《汪曾祺全集》卷六。

11月28日,作《哲人其萎——悼端木蕻良同志》,《北京文学》年第3期。收《汪曾祺全集》卷六。收《汪曾祺人生漫笔》7。

11月,作《平心静气——〈布衣文丛〉序》。收《汪曾祺全集》卷六。此书邓九平编,民主与建设出版社出版。

出任世界福州十邑同乡会主办“冰心文学奖“决审委员。

作《对仗?平仄》,刊《书友周报》年12月31日。收《汪曾祺全集》卷六。

12月,在中国作家协会第五次全国代表大会第一次全会上被推选为中国作家协会顾问。

写诗:“红桃曾照秦时月,黄菊重开陶令花。大乱十年成一梦,与君安坐吃擂茶。旧作宿桃花源丙子入冬曾祺”

年初,与丁聪联合在《南方周末》开设“四时佳兴”专栏,一周一篇,丁聪画,汪曾祺写,刊1-5月。

作《张郎切莫笑郭郎》,刊《南方周末》年1月10日。收《汪曾祺全集》卷六。

2月13日,作《〈去年属马〉题记》,刊《北京晚报》年4月24日。收《汪曾祺全集》卷六。

2月14日,作《潘天寿的倔脾气》,刊《南方周末》年2月14日。收《汪曾祺全集》卷六。收《汪曾祺人生漫笔》11。

2月20日,作《〈旅食与文化〉题记》。收《汪曾祺全集》卷六。收《草木春秋》39。

2月,汪曾祺在中国青年出版社出版的《小说》(双月刊)第一期发表小说《当代野人系列三篇》,这三篇是:《三列马》、《大尾巴猫》和《去年属马》。这三篇都是写的“文革”题材。三篇小说之后,作者特意写了“题记”,全文如下:

有一个外国的心理学家说过,所谓想象,其实是记忆的复合和延伸,我同意。作者执笔为文,总在有一点生活的依据,完全向壁虚构,是很困难的。这几篇小说是有实在的感受和材料的,但是都已经过了“复合和延伸”,不是照搬生活。有熟知我所写的生活的,可以指出这是谁的事,那是谁的事,但不能确指这是写的谁,那是写的谁。希望不要有人索隐,更不要对号人座,那样就会引出无穷的麻烦,打不清的官司。这几年自我对号的诉讼屡有所闻,希望法院不要再受理此类案件。否则就会使作家举步荆棘,临危踯躅,最后只好什么都不写。你们有没有考虑过,多管闲事,对文艺创作是不利的。

我最近写的小说,背景都是“文化大革命”。是否是“文化大革命”不让再提了?或者“最好”少写或不写?不会吧。“文化大革命”怎么能从历史上,从人的记忆上抹去呢?“文化大革命”是我们这个民族的扭曲的文化心理的一次大暴露。盲从、自私、残忍、野蛮……

这一组小说所以以“当代野人”为标题,原因在此。

应该使我们这个民族文明起来。

3月,《作品与争鸣》,杂志就汪曾祺发表在年第4期《收获》杂志、后又由《小说选刊》转载的小说《小娘娘》展开讨论。

作《谭富英佚事》,刊《北京晚报》年3月5日。收《汪曾祺全集》卷六。收《汪曾祺人生漫笔》13。

3月7日,作《花溅泪》,刊《北京日报》年3月19日。收《汪曾祺全集》卷六。

3月7日,作《面茶》,刊《南方周末》年9月5日。收《汪曾祺全集》卷六。

3月11日,作《唐立厂先生》,刊《南方周末》年9月19日。收《汪曾祺全集》卷六。收《汪曾祺人生漫笔》9。

3月12日,作《闻一多先生上课》,刊《南方周末》年5月30日。收《汪曾祺全集》卷六。收《汪曾祺人生漫笔》8。

3月13日,作《“诗人”韩复榘》,刊《南方周末》年8月22日。收《汪曾祺全集》卷六。

3月14日,作《只可自怡悦,不堪持赠君——〈当代才子书〉序》,刊《当代作家》年第3期。收《汪曾祺全集》卷六。

3月18日,作《炸弹和冰糖莲子》。收《汪曾祺全集》卷六。

3月23日,作《猫》。收《汪曾祺全集》卷六。

作《林斤澜!哈哈哈哈……》,刊《时代文学》年第2期。收《汪曾祺全集》卷六。收《汪曾祺人生漫笔》10。

作《谈散文》。此文系为《午夜散文随笔书系》所作总序,原无标题。收《汪曾祺人生漫笔》64。

写短文三篇,其中的两篇于5月28日在上海《文汇报》的《笔会》副刊发表。

4月3日,作《梦见沈从文先生》,记述了他“夜梦沈从文先生”的情景,作者自己也奇怪,“怎么会做这样的梦呢?”刊《文汇报》年5月28日。收《汪曾祺全集》卷六。

4月,作《句读?气口》,刊《文汇报》年5月28日。收《汪曾祺全集》卷六。

4月9日,写《河鲀》诗:“鮰鱼脆鳝味五伦,酒重百花清且醇。六十年来馀一恨,不曾拼死吃河鲀。”手迹见《汪曾祺自述》第32页。

作《齐白石的童心》,刊《南方周末》年4月11日。收《汪曾祺全集》卷六。

4月11日,作《富贵闲人,风雅盟主——企业家我对你说》。收《汪曾祺全集》卷六。

作《论精品意识——与友人书》,刊《文汇报》年4月29日。收《汪曾祺全集》卷六。

作《才子赵树理》,刊《南方周末》年5月9日。收《汪曾祺全集》卷六。

作《贵在坚持——序〈雨雾山乡〉》,刊《文汇报》年6月23日。收《汪曾祺全集》卷六。是为彭荆风女儿鸽子散文集写的序言。

为《午夜散文随笔书系》作序,刊《中国青年报》年9月21日。收《汪曾祺全集》卷六,编者为加标题《谈散文》。

5月8日“凌晨”,作《铁凝印象》。刊《北京晚报》年6月16日。收《汪曾祺全集》卷六。“上帝在人的样本里挑了一个最好的,造成了铁凝。又聪明,又好看。”“河北省作家当得起清新二字的,我看只有两个人,一是孙犁,一是铁凝。”收《汪曾祺人生漫笔》15。

5月11日上午为来访者写字:“细雨鱼儿出”,照片见《汪曾祺自述》第页。

5月,汪曾祺到四川参加一个文学活动后于月初回到北京。原定5月上旬来南京接受江苏电视台《大写真》编辑的电视采访,然后再到浙江参加一个文学活动,但5月12日深夜突然发病,吐血不止,医院抢救,经诊断为因肝硬化引起的食道静脉曲张而造成的消化道出皿。四日后,即5月16日上午10点30分终因抢救无效而不幸去世,终年77岁。

汪曾祺猝然去世的消息传出后,在文坛引起震动。沈从文夫人张兆和说:“我很难过……像这样‘下笔如有神’的人已经不多了,这一辈人已是不多了。”

新华社20日、28日两次发布新闻,报道汪曾祺去世,报道汪曾祺遗体告别在京举行,28日的新闻全文如下:

新华社北京28日电著名作家、戏剧家汪曾祺遗体告别仪式,今天在北京八宝山革命公墓举行。

中国作家协会党组书记翟泰丰、副书记陈昌本、中国作家协会副主席王蒙及文学界人士陈建功、徐怀中、杜运燮等数百人参加了告别仪式。中国作家协会、北京市委、北京市政府以及巴金、冰心、臧克家等知名人士送了花圈。

汪曾祺年3月5日生于江苏高邮,年5月16日因病医治无效在北京逝世,享年77岁。他曾任中国作家协会顾问等职务。

汪曾祺的小说《受戒》和《大淖记事》都曾获奖,一些作品还被翻译到国外。他还曾创作和改编了京剧《范进中举》、《王昭君》及现代京剧《沙家浜》等。

作小说《侯银匠》。收《汪曾祺全集》卷二79。

作小说《熟人》。收《汪曾祺全集》卷二80。

作小说《梦》。收《汪曾祺全集》卷二81。

作小说《非往事》,含《无缘无故的恨》、《鞋底》二题。收《汪曾祺全集》卷二82。

作小说《抽象的杠杆定律》。收《汪曾祺全集》卷二83。

作小说《历史》。收《汪曾祺全集》卷二84。

作《与友人谈沈从文》,含《给一个中年作家的信》、《一个乡下人对现代文明的抗议》、《水边的抒情诗人》三题。收《汪曾祺全集》卷六。

作《传统文化对中国当代文学创作的影响》。收《汪曾祺全集》卷六。

作《文人论乐——读肖伯纳〈贝多芬百年祭〉》。收《汪曾祺全集》卷六。

作《未尽才——故人偶记》,含《陶光》、《陆》、《朱南铣》三题。收《汪曾祺全集》卷六。

作《寻根》。收《汪曾祺全集》卷六。

作《精辟的常谈——读朱自清〈论雅俗共赏〉》。收《汪曾祺全集》卷六。

作《无意义诗》。收《汪曾祺全集》卷六。

作《名优逸事》,含《萧长华》、《姜妙香》、《贯盛吉》、《郝寿臣》四题。收《汪曾祺全集》卷六。

《从戏剧文学的角度看京剧的危机》。收《汪曾祺全集》卷六。

《京剧杞言——兼论荒诞喜剧〈歌代啸〉》。收《汪曾祺全集》卷六。

《戏曲和小说杂谈》(根据讲话整理)。收《汪曾祺全集》卷六。

《太监念京白》收《汪曾祺全集》卷六。

《宋士杰——一个独特的讼师》收《汪曾祺全集》卷六。

《浅处见才——谈写唱词》,含《本色当行》、《层次和连贯》、《写一人即肖一人之口吻》、《时代色彩和地方色彩》、《摘用、脱化前人诗词成句》五题。收《汪曾祺全集》卷六。

《打渔杀家》。收《汪曾祺全集》卷六。

《动人不在高声》。收《汪曾祺全集》卷六。

《〈一捧雪〉前言》。收《汪曾祺全集》卷六。

《下大雨》,刊《收获》年第1期。收《汪曾祺全集》卷六。

某年六月十三日作《罗汉》,刊《收获》年第1期。收《汪曾祺全集》卷六。

《一个暑假》,刊《收获》年第1期。收《汪曾祺全集》卷六。

《阴城》,刊《收获》年第1期。收《汪曾祺全集》卷六。

《三圣庵》,刊《收获》年第1期。收《汪曾祺全集》卷六。

《牌坊——故乡杂忆》。收《汪曾祺全集》卷六。

《藻鉴堂》收《汪曾祺全集》卷六。

《严子陵钓台》收《汪曾祺全集》卷六。

《叹皇陵》收《汪曾祺全集》卷六。

《水母宫和张郎像》收《汪曾祺全集》卷六。

《坝上》收《汪曾祺全集》卷六。

《果园杂记》,含《涂白》、《粉蝶》、《波尔多液》三题。收《汪曾祺全集》卷六。

某年八月十六日作《豆汁儿》。收《汪曾祺全集》卷六。

《手把羊肉》收《汪曾祺全集》卷六。

《菌小谱》收《汪曾祺全集》卷六。

《狼的母性》收《汪曾祺全集》卷六。

《熬鹰?逮獾子》。收《汪曾祺全集》卷六。

《香港的鸟》收《汪曾祺全集》卷六。

《草木鱼虫鸟兽》,含《雁》、《琥珀》、《瓢虫》、《螃蟹》、《豆芽》、《落叶》、《啄木鸟》七题,刊《大家》年第2期,有删节。收《汪曾祺全集》卷六。

《北京人的遛鸟》收《汪曾祺全集》卷六。

《秘书》收《汪曾祺全集》卷六。

《记梦》。刊《大家》年第2期。收《汪曾祺全集》卷六。

《我的创作生涯》。收《汪曾祺全集》卷六。

新诗《旅途》,含《有一个长头发的青年》(三月十七日梦中作,醒来写定)、《赛里木》、《吐鲁番的联想》、《巴特尔要离开家乡》、《坝上》、《歌声》(纪念一位入藏三十年的作曲家)六题。收《汪曾祺全集》卷八。

作新诗《夏天》,含《早春》、《井》、《花》、《淡叶竹》、《蝈蝈和纺织娘》、《萤火虫》六题,刊《中国作家》年第1期。收《汪曾祺全集》卷八。

作新诗《秋冬》,含《爬山虎》、《黄栌》、《下雪》、《雪后》、《热汤面》五题,刊《中国作家》年第1期。收《汪曾祺全集》卷八。

作旧诗《我的家乡在高邮——故乡诗吟》,含《我的家乡在高邮》(为电视片《梦故乡》作)、《贺家乡文联成立》、《赠文联》、《秦少游读书台》、《为〈珠湖春讯〉报告文学集题词》、《高邮中学》、《贺母校校庆》、《回乡书赠母校诸同学》、《敬呈道仁夫子》(八一年十一月受业汪曾祺)、《敬呈文英老师》(五小幼稚园第一班学生汪曾祺)、《江湖满地一纯儒》(癸酉之春受业汪曾祺谨记)、《阴城》(一九八一年十一月)、《同学》(一九八一年十一月十八日)、《咏文两首》、《新河》(一九八一年十一月八日新河散步写)、《题盂城邮花》、《应小爷命书》、《送传捷外甥参军》(一九八一年十月)、《陵纹小妹存玩》(大哥哥曾祺)十八题。收《汪曾祺全集》卷八。

作旧诗《江阴漫忆》,含《忆旧》、《河鲀》、《樱花》三题。收《汪曾祺全集》卷八。

作旧诗《随咏》,含《山居》、《松,钟》、《绍兴沈园》、《豆腐》、《赠杨鼎川》、《赠杨汝纶》六题。收《汪曾祺全集》卷八。

作《读史杂咏》,刊《文学自由谈》年第2期。收《汪曾祺全集》卷八。

作《元宵》,刊《光明日报》年2月8日。收《汪曾祺全集》卷八。

年11月作《偶感》,刊《时代文学》年第1期。收《汪曾祺全集》卷八。

年12月大雪作《题丁聪画我》(又丁聪为《三月风》画我头像,题过一绝句,一并录呈)。收《汪曾祺全集》卷八。

年6月在桂林、南宁、北京作《广西杂诗》,含《桂林》(一)(二)(三)(四)(五)南宁(一)(二),刊《广西文学》年第9期。收《汪曾祺全集》卷八。

作《川行杂诗》,含《题记》、《新都桂湖杨升庵祠》、《新屋》、《眉山三苏祠》、《过郭沫若同志故居》、《北温泉夜步》(一九八二年五月五日重庆抄出)、《初入峨眉道中所见》、《自清音阁至洪椿坪》、《宿洪椿坪夜雨早发》、《媚态观音》,刊《海棠》年第3期。收《汪曾祺全集》卷八。

年6月在北京作《书贺〈作家〉创刊三十年》。收《汪曾祺全集》卷八。

作《贺〈芒种〉四十周年》,刊《芒种》年第1期。收《汪曾祺全集》卷八。

《贺政道校友六十寿辰兼宇称不守恒定律发现三十年》(西南联大校友会贺/汪曾祺缀句并书/一九八六年十月)。收《汪曾祺全集》卷八。

年3月7日,作旧诗《我为什么写作》,刊《新民晚报》年4月11日。收《汪曾祺全集》卷八。

为一次编剧讲习班的讲课提纲《架上鸭言》。收《汪曾祺全集》卷八。

作《西山客话》(为广州白马广告公司作)。收《汪曾祺全集》卷八。

某年11月3、4日。作致姚育明信。收《汪曾祺全集》卷八。

解志熙辑校《汪曾祺早期作品拾遗》,刊《十月》年第1期。刊出作品十目:《悒郁》(“廿九年十一月廿一日草稿”)、《灯下》(“三月十八日写成”)、《唤车》(“三十一年十一月二十二日完成初稿”)、《烧花集》(“三十二年十二月二日”)、《最响的炮仗》(“三十五年十一月九日初稿,廿日重写”)、《旛与旗》、《书〈寂寞〉后》(“五月二十日记”)、《斑鸠》、《蜘蛛和苍蝇》、《卦摊——阙下杂记之一》,后附解志熙《出色的起点——汪曾祺早期作品校读札记》,又抄录了汪曾祺年8月17日给解志熙的信。

本文配图和文字以及音频未注明作者的

敬请作者联系


转载请注明:http://www.cixianjiuyeju.com/afhzz/247.html


当前时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