待疫情散去,我们再相聚,中山医院欢送

采访对象供图(下同)

“广西援沪医疗队凯旋在即,感谢你们一个月来的暖心守‘沪’,祝福你们归途平安,工作顺利,吉祥安康!待上海疫情散去,那时我们再相聚!”5月22日,医院驻医院医疗队欢送广西“战友”。绣有上海小鱼和广西阿桂的红色“沪桂同心抗疫”纪念臂章让沪桂每一位医疗队员脑中“闪回”互相协作救治新冠患者的战疫画面,将共同抗疫的深厚情谊铭记心中。   “山逢丹桂,闵有鱼棠”欢送广西援沪医疗队主题活动在医院指挥部举行,余位沪桂医疗队员在线下和“云端”相会。   4月23日,医院迎来了名广西援沪医疗队员,他们分别来自广医院、广西医院、广西医院、医院、广西医院、医院、医院、来宾市妇幼保健院、来宾市疾病预防控制中心、玉林市妇幼保健院十家医疗机构。   5月22日刚好是他们“满月”的日子。过去的一个月,沪桂医务人员并肩奋战,相守偕行,同时间赛跑,与病魔较量,出色完成各项医疗保障任务,并结下了深厚的战斗友谊。近日,上海疫情持续好转,疫情防控取得阶段性成效,广西援沪医疗队也即将结束医疗保障任务,光荣凯旋。   医院院长樊嘉院士和广西援沪医疗队领队、广西壮族自治区卫生健康委员会党组成员、副主任杜振宗副主任分表代表中山和广西医疗团队,互赠了临别礼物。樊嘉赠送的是亲手书写的“闵勉同谱春山曲,兰熏桂馥韵申江”。诗经里有“黾勉同心”,“黾勉”同“闵勉”,意为勤奋不息。而兰熏桂馥,比喻恩泽长留,历久不衰。寓意中山和广西团队曾在闵行区抗疫前线共同奋战,是上海抗疫历史中一段弥足珍贵的记忆,也是大家难忘的回忆。樊嘉在发言中真诚感谢驰援上海的战友们,并诚挚地邀请广西同道今后重返上海,来医院做客,共叙友情。希望以后有机会在医疗、教学、科研和管理上和广西同道们多交流、多合作,共同推动医疗卫生健康事业高质量发展。

广西援沪医疗队赠送的是坚定友情的信物——“香囊”绣球,广西绣球又称为“堆绣绣球”,以古老而复杂的刺绣工艺手工制作,做工精细,小巧玲珑,色彩鲜艳,是世界上最精美的绣球。寓意着沪桂结缘,与子同袍,携手战疫。杜振宗表示,广西壮族自治区党委、政府高度重视此次援沪医疗工作,可以说是年后广西医疗团队第一次如此大规模驰援外省。在这一个月里,医疗队通力合作,成功救治了余位患者。希望将来桂沪医务人员借此友谊之桥缔造更多医疗佳话。

医院副院长、医院指挥长孙益红在发言中特别感谢了闵行区人民政府、广西援沪医疗队和医院医院的关心、支持和帮助;感谢所有队员和工作人员的无私奉献和辛勤劳动。广西援沪医疗队医院领队、医院熊滨副院长在发言中指出,一个月的时间不长,在同心协力共同战疫过程中,大家不但收获到丰富的抗疫经验,更收获了友谊,感受到了亲情和如家般的温暖。   据介绍,医院,包含“大鱼岛”“海棠岛”两个收治场馆。在上海市委市政府、闵行区委区政府的大力支持下,3月20日启动建设,3月23日正式启用。医院医院(医院闵行分院)先后派出近名医护、行政管理人员入驻医院,其中很多人都有支援武汉的工作经历。闵行区也配备了大量工作团队。整个工作团队中共有名共产党员,建立了临时党支部。4月18日,按照统一部署,医院医院,床位张。面对“升级”和此前医院医疗队换防,人力顿时捉襟见肘。就在最需要的时候,在国家和上海市统一指挥调配下,医院迎来了位来自广西十家医疗机构的援沪医务人员。沪桂医疗队快速“混编”成一支战斗力极强的队伍。

医院总部组建了以中科院院士牵头、众多专家组成的专家团队,作为前方医疗队的强大支撑,与广西医疗队共同制定诊疗规范,进行会诊救治,保障每一位收治者的医疗安全和救治效果,尽可能缩短平均住院日。截至目前,累计收治患者名。其中60岁以上患者名,最高龄患者94岁,最低年龄患者11个月。沪桂医务人员通力协作,成功收治了大量高龄、合并基础疾病以及潜在高危的新冠肺炎患者,其中有合并严重精神病的患者,也有合并心力衰竭等严重系统性疾病的患者。所有患者近日都将康复出院。   通讯员冯颖韩璐新民晚报记者左妍




转载请注明:http://www.cixianjiuyeju.com/afhzz/3384.html


当前时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