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视剧87版《红楼梦》,是最贴近原文的影视作品,无论是其中人物的个性,还是服装、发饰,都给我们留下了深刻的印象。也是因此,每当提起《红楼梦》,总会跑不过这部成功的影视经典。
对于87版《红楼梦》的结尾,虽然它依然存在着不符合原文前八十回中留下的众多线索。但相比高鹗续写的“兰桂齐芳”的结局,却要更让人接受。
只是对于结尾的一个细节,往往让人疑惑不解,曾有一位朋友私信给我,也提到了这个问题。下面,就让我们一起来探讨一下其中的深意吧。
在87版《红楼梦》的结尾,贾宝玉年幼被无罪释放,而但他落魄乞讨时,却乞讨到了蒋玉菡和袭人的家里。
昔日的主子丫鬟,如今在这样的场合相见,多少显得令人酸鼻。袭人对宝玉怀有深深地愧疚之情,而贾宝玉,则始终保持着冷漠的神情。
随着四大家族的覆灭,正如常人所说的:傾巢之下,嫣有完卵一样。贾政被流放,史湘云成了船妓,而薛宝钗,也被放给了富人家做丫鬟。
巧合的是,薛宝钗所卖的地方,正在袭人的家附近,而他们得知后,也想尽了一切办法,最终将她赎了出来。
他们原本打算第二天去接宝钗,但因为宝玉的到来,蒋玉菡便提前出发了。
这一边,蒋玉菡连夜去接宝钗;而另一边,则是袭人细心照顾着宝玉。也许,在他们夫妻的心中,已然看到了宝玉、宝钗劫后余生的喜悦。
只是第二天一大清早,当薛宝钗走进房间时,贾宝玉早已消失不见。从睡眠中醒来的袭人,面对这一幕,还想着让琪官去找他;但当宝钗看见宝玉留给她的红手帕时,却哭着挥了挥手,让他们打消这个念头。
宝玉从袭人家中偷偷离开,为何不愿同宝钗相见?又为何,要特意给她留下一块红手帕呢?
或许,想要明白这个细节,我们必须要从这两个方面入手。
第一:宝玉在之前经历了什么?
在来到袭人家之前,贾宝玉经历了什么呢?他是经历了贾府被抄家;经历了贾母去世,鸳鸯去世、王熙凤去世。面对这些亲人朋友的去世,他的心情,自然是悲伤的。
而当他从狱神庙出来,再一次从倪二的口中得知,他的母亲王夫人,也在路途中去世了。得知母亲王夫人去世后,贾宝玉说了一句值得我们注意的话:早去也好,免得受折磨。
可见,此时的宝玉,早已心灰意冷,对红尘已经产生了厌倦之心。
还有一个细节,也值得我们注意,那就是,当宝玉走出狱神庙时,醉金刚倪二受贾芸的委托,特意前来接他,并将牢头从宝玉手中抢去的玻璃绣球灯归还给他了。
玻璃绣球灯,是林黛玉去世前留给宝玉仅有的几件物品。《红楼梦》第四十五回中写到,贾宝玉前来看望生病林妹妹,因为是晚上,天又下着雨,因此,当他离开的时候,待遇特意拿出了自己的玻璃绣球灯,给他照明。
黛玉听说,回手向书架上把个玻璃绣球灯拿了下来,命点一支小蜡来,递与宝玉,道:“这个又比那个亮,正是雨里点的。”
宝玉道:“我也有这么一个,怕他们失脚滑倒打破了,所以没点来。”
黛玉道:“跌了灯值钱,跌了人值钱?你又穿不惯木屐子。那灯笼命他们前头照着。这个又轻巧又亮,原是雨里自己拿着的,你自己手里拿着这个,岂不好?明儿再送来。就失了手也有限的,怎么忽然又变出这‘剖腹藏珠’的脾气来!”
谁能想到,昔日因为林妹妹对他的关心而送给他的玻璃绣球灯,竟然成为了她死后宝玉思念她的唯一物件呢?
最痛心的是,玻璃绣球灯回到宝玉手中不久,他因为在遇上遇见了当官的奴才开路,在混乱之中,玻璃绣球灯不幸被打碎了。
玻璃绣球灯的破碎,可谓切断了他在红尘中的唯一念想。因此,对红尘失去信心的他,已经无心面对宝钗了。
第二:“红手帕”的寓意。
红色代表着悲伤,这部小说的名字就叫《红楼梦》,红色同样代表的怨恨,心如刀割、心如滴血。
当日,薛宝钗与贾宝玉成婚,正是林黛玉消香玉损之时,这是他挥之不去的痛。
《红楼梦》第二十八回,贾宝玉参加冯紫英的家宴时,在他酒令的曲子中,便说出了“滴不尽相思血泪拋红豆”这样的话,因此,宝玉离别前给宝钗留下红手帕,也寓意了他对红尘的决绝。
贾宝玉与薛宝钗成婚,在红盖头掀开之前,宝玉还蒙在鼓里,即便红盖头被他亲手掀开,他也无法接受出现在他面前的是宝钗这样的事实。
巧合的是,他们成婚之时,宝钗所盖的盖头,同样是红色的。因此,在他离开之时,特意留下红手帕,也表达了他对这份婚姻的放下。
小结:
回看《红楼梦》,我们会发现,优秀的薛宝钗为了薛家而执着的追求“金玉良缘”,但到头来,也不过是竹篮打水一场空,不仅他的哥哥去了,薛家也覆灭了;而从前八十的诸多细节中,我们更能发现,她对宝玉,其实并没有多少的爱。
或许,当她被蒋玉菡赎回,在得知宝玉的消息后,也预料到了这样的一幕,毕竟,她与宝玉成婚,本就是踩在林妹妹的尸骨之上,以宝玉对黛玉的深情,他又怎么从内心真正的接纳宝钗呢?所以我们才会看见,她下马车后,匆忙地走进了袭人的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