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特有种,国家二级重点保护野生植物绣

绣球茜(学名:DunniasinensisTutch.)是茜草科绣球茜属植物,灌木,高0.3-2.5米;节间较短,小枝常有皱纹,嫩枝有短柔毛。叶纸质或革质,披针形或倒披针形,长7-23厘米,宽1-6厘米。花序有疏短柔毛,长8-12厘米,宽3-5厘米;花梗长2-3毫米;花萼长1-2毫米。蒴果近球形,直径3-4毫米;种子多数,扁,直径0.6-1毫米,周围有膜质的阔翅。花、果期4-11月。

分布于中国广东龙门、新会、台山、珠海、阳春和阳江。生长于海拔-米处的山谷溪边灌丛中或林中。

绣球茜为中国特有种,分布区较狭窄,植株数量很少,在植物分类上的位置至今尚有争议,对进一步研究茜草科的系统发育有着一定的作用。其花虽小,而颜色鲜艳,衬以白色具有明显脉纹的变态叶状体,甚为美观,是良好的庭园观赏植物。产地医生常采其根作药用,称“野黄岑”。

生长特性

分布区年平均温20--22℃,全年几乎无霜,近冬季偶遇特大寒潮南侵时有轻霜,年降雨量--毫米。适生于阳光充足和湿润肥沃的酸性土上,根系比较发达,一般散生在低山的缓坡上或杂木林林缘,与铁冬青.、余甘子.、毛果算盘子.、银柴.、岗松、桃金娘.、显脉山蚂蝗.、山油柑A.、九节、刺子莞、芒萁等组成旱中生性亚热带稀树群落。

伴生种:铁冬青. 余甘子. 毛果算盘子. 银柴. 岗松.

保护级别

保护级别:列入《中国物种红色名录》(植物部分)年——无危。[5]列入《国家重点保护野生植物》(第一批)年8月4日——Ⅱ级。列入《中国植物红皮书》(第一册)年9月——无危。

物种现状:濒危种。仅见于中国广东少部分地区,由于当地居民经常砍伐作燃料,挖根作药用,难以成长,但其萌芽力比较强,存在的植株多为萌生的小灌木,高很少达1米以上。

保护措施:应保护母树,严禁砍伐,限量挖掘树根,并采种繁殖,抚育萌生幼树

来源:百度百科搜狗百科如果您喜欢此类文章,请


转载请注明:http://www.cixianjiuyeju.com/afhpz/2414.html


当前时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