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是一个中式风格的庭院,设计师结合空间特点,营造“天上人间”之境,使人产生“此中有真意,欲辩已忘言”的心旷神怡之感。整体设计古色生香,一山一水,一草一木,将庭院的隐秘和幽静,彰显地一览无遗。以移步换景的造景设计,来凸显儒雅简约的家居生活。在静谧的基调之中,大肆抒发属于东方文化的情怀之美。
中式风情的建筑立面
庭院的设计继承了中国传统园林造园方法,庭院景观依地势而建,注重文化沉淀,讲究气质与韵味,强调细节的精巧,追求诗画的情趣,营造浓郁的中国古典意境。
庭院面积相对后庭院大一些,在设计上讲究曲径通幽,避免一览无遗。
此外,通过障景、借景、对景等手法的运用,来丰富庭院空间的层次。
设计师将庭院的重点布置布置在前院,利用有限的自然条件,将建筑、山水、叠石、植物等有机地融合在一起,浑然天成,悠远空灵。
中式风情的庭院
悠长的青石小径穿过一个白墙黛瓦的月洞门,月洞门之后又是另一番宜人的景色。假山与花卉布置在门洞两侧,在白墙的映衬下,宛如一幅中式的山水画。
建筑围墙上的漏窗,又称为花窗,是一种装饰性的透空窗,大多与视线平高,通常会运用到建筑围墙上,作为装饰小品,是中国园林独特的建筑形式。漏窗形式有很多种,有方、横长、直长、圆、六角、扇形等形状。漏窗花样繁多,几何形体图案大多由直线、弧线、圆形等组成。用直线的有万字、菱花、冰裂等,用弧线的有球状、海棠、如意等。自然形体的图案则取材更加广泛。
月洞门后巧妙的障境
建筑与围墙的加持下,在院墙上开设的圆弧形洞门,蜿蜓的园林小径延绵至远方,让庭院显得更加悠长,植物和叠石分种地面青石小道两侧,分段种植的的花木,让庭院景观空间趣味恰到好处。
月洞门里又自成一道风景,并起到框景之用。在古代,中式园林常被唤作“园池”、“林泉”。理水,作为中国园林的重要主题,与叠石并称两大造园技法,设计师对现代人居的切实考量,将庭院叠石、池水相聚,成就一方灵动景韵。
而借助水景,则能赋予很多景观元素以最灵动的意境,以水造景,再现自然,更是很多景观设计常用的元素!因为它既能单独作为艺术品的主体,又能和构筑物、植物、灯光、雕塑等进行组合营造景观,
打造庭院花园景观的时候,如果能让其流露出意境,那么它的美感也能得到升华!人们置身其中,流连忘返。
富有情趣的后花园
后院面积不大,人在其中,可行可歇,可管可戏,充满后面了自然情趣。
布置了石桌椅,下棋、喝茶、修竹点点,设有景观石,营造休闲空间。石材所具有的独特的纹理,造型,轮廓和色彩总是具有独特的美学意义,而将这些和现代美学中的点线面结合,更容易打造出园林景观中的意境美学!
郑板桥有诗“咬定青山不放松,立根原在破岩中。千磨万击还坚劲,任尔东西南北风”来形容竹子坚韧不屈的品质。庭院中,用竹子来造景,有一种婉转绰约的味道,它秀丽、挺拨、生长迅速,既能营造有禅意的幽静庭院,又环保健康。
而中华木绣球身上同样有这种品质。中华木绣球跟普通花卉不一样,它其实也是一棵树,它的生长周期较长,但不惧严寒酷暑、茁壮成长。
这些特点赋予它的意义也是非常好的,它寓意着家和万事兴,团结力量大等。中式庭院中,每每看到它的身影也是心情愉悦。
生活在现代就应该注重生活品质,有个美丽舒适的自然式庭院,让主人有了一方与自然对话的天地,在喧嚣的城市中,让生活品质的到提升,也可以享受自然的幽静与舒畅。